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简单一句话,阅读让我们能更加成熟的面对这个世界。
阅读过后的东西都将成为你的气质,它的意义在你的一举一动,举手头足,每一个你不经意的瞬间。
从《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我了解到主题阅读,开启了我的阅读之旅。或许是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我决定去按照自己一定的想法去看书,看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它能引发你的某种兴趣。阅读的美是那种仰望星空的美,在书中你会发现你的渺茫,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去学习成长。
大学生活时间比较充裕,或许不想它过得无聊,我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羡慕那些一年读了两百本书的人,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坚持。我也存在忧虑,坚持阅读是否真的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自己阅读到的东西将来是否会得到实践?
四本关于阅读的书
关于阅读,做过相关书籍的拆书写作,对阅读的一些方法和机制多多少少了解到一点。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的四个层次。
《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法,拆为己用。
《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总结拆书法创造了拆书写作。
《快速阅读》:关于如何做到快速阅读的一些技巧和机制。
《如何阅读一本书》带你了解阅读,《这样读书就够了》拆读某书中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快速阅读》帮助我们节约大量的阅读时间,成为书的国王。《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通过拆书完成写作输出的一个过程。
这几本关于阅读的书里并没有相关阅读意义的描述,但经过阅读、记笔记、总结提炼,最后到拆书写作呈现给大家的过程,我似乎渐渐明白了阅读的某些意义,你专注的事情会扩大,为了能很好的写出一篇拆书文章,我专门报了网课学习写作工作流以及买了相关写作的一些书籍,由此我从阅读了解到写作,视野变宽广了。或许写作能成为兴趣点,我觉得阅读正在慢慢成全自己。
反驳读书无用论
记得某段时间流行 读书无用 的论断,那些说 读书无用 的人,思想显的狭隘。
1.读书拓宽视野,加深思考,增强底蕴,帮助我们成长。
很多人会说,读了一二十年的书,还不如一个小学或者初中毕业的。读了一二十年的书回来后,是帮小学或初中同学打工。读书帮我们打开自己的视野,解开思维盲区。没读书,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必须通过读书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眼界。读书和没读书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各自眼界的高低,读过书的人看得更高更远。没读过书的人,即使成功了,后劲也会不足,读过书的人懂得在孤独中不断成长。那些在某个领域做得非常出色的大牛,很大部分都是名校毕业。附上一张图:互联网大佬的饭局。
读过书的人看待问题会有多角度,小明考试因为马虎而出错,父亲说,因为马虎而出错的题可以不用管,那是你会做的。母亲则说,因为马虎而出错的题你更要注意,因为那是你性格上的缺陷。显然母亲比父亲思考的要更深远。
读过书的人有文化底蕴,他们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读过书的人,看到天上飞过一群鸟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没读过书的人只能看到天上好多鸟。阅读让我们有了精神上的美好,豁达。
没读过书的人会觉得书中全是鸡汤(鸡汤是直接喊口号,抛出一个问题,然后描绘一下解决问题后美好的蓝图,真正解决问题的部分却没有),他们会把看书的人全都定义为想要成功的人,所以在底层社会中看书成了一种很羞愧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看书的好,但大体上却没多少人会去主动阅读。
2.家境不好那就请更努力读书
越是家境不好的孩子越觉得读书无用,他们的父母常常告诉自己,要好好念书,那是唯一的出路。然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家庭背景不好的孩子,或许很能吃苦,但是因为视野受局限,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这些知识,该怎么用来赚钱,怎样成为有本事的人。他们看到的倒是高中都没读完的同学已经自己当上老板。对比自己,仍然在大学里念着不知所以然的书,花着父母的钱。于是,发现原来读书真的没用。
有的孩子,父母是有着高学历,早早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好习惯,带着孩子到世界各地去看看。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旦选择努力,那么他们拥有的视野和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帮助他们看得很远很远。国内上大学只是起步而已,国外的名校才是他们的目标。
家境不好的人,就得时刻保持优秀,就得更加努力才行。我的老家一个女孩,父母离婚,由母亲抚养,高中的时候都是靠亲朋好友接济生活的,依依记得高中时候的她喜欢看书和写日记。现在了解到她通过写作变现,还出过一本书。至少活出了她想要活出的样子。
少年时学的理化生、政史地,在社会上几乎完全用不到。这样来看,读书也没啥用咯。即使用不到,人生终点已定,为什么不多看些风景呢。
阅读给了我们仰望星空的机会
阅读久了,你会觉得自己的渺小。书给了我们仰望星空的机会,随着视野的打开,你会越来越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你曾经以为的极限,其实是别人的起点。阅读会让人变得低调。低调到隐于众人。读过书的人会变得很温柔,很和蔼。跟他们相处,聊天说话,会觉得很有自信和有安全感。
如果仅把阅读当作一种炫耀的手段,体现自己知识量的丰富,显摆自己。这种阅读是短视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成长过程,阅读帮助我们获取知识量。
真正读过书的人,他永远不会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读过很多书的样子,他只会选择跟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谈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跟没读过书的人谈论这些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会打击你,阅读了这么多书,你还不是老样子,或者走来随意评判你阅读的书籍。大体这样的人从来没有过阅读经历,本身就体现出一种思维的狭隘。他们并没有看到阅读里面潜藏的一些价值。视野、思维和气质,都是某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当阅读达到一定量,它就会体现出来。
阅读带来的收获
1.逐渐带来新的认知。
人的认知是不会突然从无到有的,需要一点点的搭建。通过不断地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开始学习和实践之旅,你的认知结构才会一点点发生变化。
通过这半年来的集中学习和思考,我在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习惯养成、高效读书、高效学习、写作技能提升等方面完成主题阅读。在2018这半年里,其中有一半左右时间的阅读,是在进行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快速突破新领域的捷径。
在这半年里,大脑认知开始清晰化,个人的兴趣点逐渐明了,自己的知识架构越来越丰满。
2.不断积累,不断成长。
这半年里我完成了许多个读书闭环和写作闭环,将自己所读、所思、所想,然后以总结、感悟和思考的形式体现了出来。
一边读书、学习、思考,一边以各种形式的文章内容总结、提炼、输出。这个边阅读边输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别高效的知识固化的方法。
从阅读到写作,大概经历了三四个月时间的阅读积累,才有目前的拆书写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