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失落:异星尘暴后续+TXT下载(姜云林娜)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姜云林娜免费阅读)姜云林娜免费阅读无弹窗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姜云林娜)

小说简介:在人类成功殖民"新伊甸"行星,并将其改造为赖以生存的"绿洲"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异星尘暴"席卷而来,腐蚀性的风沙不仅吞噬着绿洲的生机,更干扰着殖民地的生态循环,将希望之地推向绝境。年轻的生态修复师姜云,身负绿洲存亡的重任,深入尘暴核心,他要面对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异变生物,更是隐藏在这颗星球深处的远古秘密。

小说名:绿洲失落:异星尘暴

主角:姜云林娜

小说作者:冰糖葡萄柚

状态:连载中

字数:21.91万字

最新章节:第193章

晨光透过生物穹顶的过滤层,在新伊甸绿洲区的植被上洒下一层淡金色的光晕。姜云站在中心公园的观景台上,深吸一口气,让富含氧离子的空气充满肺部。这是他每天清晨的例行仪式——在开始工作前,先感受这片人造天堂的脉动。

"生态修复师姜云,晨间巡检开始。"他对着手腕上的记录仪轻声说道,声音被自动转录成文字存入殖民地中心数据库。

姜云沿着蜿蜒的合金步道向下走去,手指轻轻掠过路边种植的"新地球蕨"。这种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能在新伊甸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是第一批成功引入的物种之一。他的指尖传来微微的颤动——植物在光合作用开始时的自然反应,但对姜云来说,这细微的颤动就像心跳一样清晰可辨。

"早上好,姜修复师。"一位年长的园丁向他点头致意,手里拿着自动修剪器正在整理灌木丛。

"早安,陈伯。"姜云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园丁身后的一片蓝铃花上,"东区的蓝铃比上周又扩展了十五厘米,长势不错。"

陈伯惊讶地回头看了看那片花丛:"您怎么记得这么清楚?我上周都没量过。"

姜云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对他来说,记住每一株植物的生长状态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继续向前走去,手腕上的生态扫描仪已经开始记录沿途的植被数据。

绿洲区的清晨总是充满活力。自动灌溉系统发出轻柔的嗡鸣,营养雾在阳光下形成细小的彩虹。远处,几个孩子正在生态教育区观察蝴蝶孵化,他们的笑声穿过晨雾传来。姜云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就是他们跨越数十光年想要创造的——一个能让人类后代安全成长的第二家园。

"姜云!这边!"

林娜的声音从右前方传来。姜云转头看去,这位安全部队的精英正站在水培农场入口处向他挥手。她穿着标准的制服,腰间别着脉冲手枪,英姿飒爽的样子与周围柔和的生态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早巡检到水培区了?"林娜走近后问道,她的声音总是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

姜云点点头:"按路线该检查C区的水稻生长情况了。你怎么在这儿?"

"例行安全巡查。"林娜耸耸肩,"总督要求加强绿洲核心区域的巡逻,说是'预防性措施'。"她做了个引号的手势,"要我说,在这穹顶之下能有什么危险?"

两人并肩走进水培农场。巨大的透明培养槽排列整齐,里面漂浮着各种作物的根系。姜云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一槽正在抽穗的水稻。

"怎么了?"林娜注意到他突然凝重的表情。

姜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微型取样器,轻轻吸取了一点营养液。他将样本滴在扫描仪的检测槽中,眉头渐渐皱起。

"pH值比标准高了0.3,微量元素比例也有轻微偏差。"他低声说,"不应该这样的,自动调节系统昨天才校准过。"

林娜挑了挑眉:"听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

"单独看确实不是。"姜云收起取样器,"但这是本周第三起微小异常了。前天是东区松针的叶绿素含量异常,昨天是南区藻类培养槽的溶解氧波动..."

"你连这些都记得?"林娜惊讶地看着他。

姜云没有接话,而是走向农场角落的控制终端,调出了过去一周的环境数据。他的手指在全息屏幕上快速滑动,将不同区域的数据并排放置比较。

"看这里,"他指着几个几乎难以察觉的波动曲线,"这些异常虽然微弱,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就像..."他停顿了一下,寻找合适的比喻,"就像有人在远处轻轻敲击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产生的波纹虽然微弱,但确实存在。"

林娜凑近屏幕,努力理解那些对她来说如同天书的数据。"需要报告王博士吗?"

"再观察一下。"姜云关闭屏幕,"可能只是系统性的微小偏差,不值得惊动首席科学家。"

他们离开水培农场时,苏月正抱着一台生物探测器匆匆走来。这位年轻的生物学家总是充满活力,金色的短发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姜修复师!正好遇到你!"苏月兴奋地说,"我在做每周的昆虫种群调查,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姜云接过她递来的数据板,上面显示着各种传粉昆虫的数量统计。"蜜蜂减少了12%,蝴蝶增加了8%...这个波动幅度在正常范围内。"

"不,看这个。"苏月滑动屏幕,调出另一组数据,"我对比了过去三个月的传粉效率,虽然种群数量波动正常,但实际传粉效率下降了近20%。就好像...它们变得'懒惰'了。"

姜云和林娜交换了一个眼神。又一个微小但确实存在的异常。

"我正要去生态平衡区做例行检查,"姜云说,"一起来吗?也许能发现更多线索。"

三人穿过中心广场,阳光已经变得强烈。穹顶的智能调光系统开始工作,过滤掉过强的紫外线。广场上的全息广告牌正在播放新伊甸殖民五十周年的宣传片,画面上绿意盎然的景象与他们脚下这片土地如出一辙。

生态平衡区位于绿洲最东侧,是一个半开放的空间,模拟新伊甸原生环境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姜云在这里如鱼得水,他能叫出每一种植物的学名,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作用。

"等等。"他突然在一丛紫红色的灌木前蹲下,轻轻拨开叶片。在靠近茎干的位置,几片叶子出现了不明显的黄斑。

"这是什么?"苏月凑过来问。

"'新地球杜鹃',适应能力最强的改造物种之一。"姜云的声音变得低沉,"理论上,它在新伊甸任何环境下都能存活。"

他小心地摘下一片带斑点的叶子,放入样本袋。扫描仪的读数让他的表情更加凝重:"细胞结构出现异常结晶...这不是普通的病变。"

林娜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武器:"会有危险吗?"

"不确定。"姜云站起身,环顾四周,"我需要扩大检查范围。苏月,能帮我调取最近一周的所有生态异常报告吗?"

"当然!"苏月立刻打开通讯器,"我让实验室把数据打包发给你。"

当他们离开生态平衡区时,姜云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看似平静的灌木丛。阳光依旧明媚,绿洲依然美丽,但在他眼中,这片人造天堂似乎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阴影。

"姜云?"林娜注意到他的走神。

"没什么。"他摇摇头,强迫自己回到当下,"只是...有种奇怪的感觉。"

"什么感觉?"

姜云停下脚步,望向穹顶之外的新伊甸荒野。那里,未经改造的原始地貌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就像我们精心编织的这张生态网,"他轻声说,"有什么东西正在另一边轻轻拉扯。"

实验室的灯光在深夜依然明亮。姜云将那片带有异常结晶的"新地球杜鹃"叶片放在全息显微镜下,调整焦距直到细胞结构清晰可见。结晶在放大后呈现出诡异的几何图案,像是某种微型电路板。

"这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姜云低声自语,手指在全息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调出殖民地植物病理数据库进行比对。屏幕上闪过数百种已知的植物疾病模型,但没有一个能匹配这种结晶结构。

门禁系统发出轻柔的提示音,苏月抱着数据板匆匆走进来,金色的短发因为奔跑而略显凌乱。"抱歉来晚了,"她气喘吁吁地说,"刚刚在整理过去三个月的生态监测数据。"

姜云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原子钟——凌晨2:17。"你应该休息的。"

"休息?"苏月把数据板放在工作台上,眼睛闪闪发亮,"当你告诉我发现了从未见过的植物结晶结构?我宁愿错过一周的睡眠。"她凑到显微镜前,"让我看看。"

姜云让开位置,看着这位年轻的生物学家专注地观察样本。苏月的专业素养总是让他印象深刻——她能在最短时间内抓住问题的核心。

"这太奇怪了,"苏月直起身,眉头紧锁,"结晶排列呈现分形特征,而且..."她快速滑动数据板,"我对比了最近三个月的异常数据,发现了一些规律。"

姜云走到她身边,看着数据板上呈现的三维图表。苏月将不同区域的异常事件按时间和空间排列,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扩散模式。

"看这里,"她的手指划过图表上的热力图,"异常首先出现在绿洲边缘区,然后以每天0.5米的速度向中心扩散。就像..."她停顿了一下,寻找合适的比喻,"就像一滴墨水在纸上慢慢晕开。"

姜云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他调出穹顶外部的环境监测数据,将两个图表并排放置。"边缘区的异常出现时间,与外部气压波动完全吻合。"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是偶然的系统故障,而是某种外部环境变化正在渗透进绿洲的生态系统。

"我们需要立即报告王博士。"姜云说,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

"现在?"苏月看了看时间,"凌晨两点半?"

"如果我的推测正确,我们可能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姜云已经拿起通讯器,输入了殖民地首席科学家的紧急联络码。

三十分钟后,王博士阴沉着脸走进了实验室。这位六十岁的科学家穿着皱巴巴的睡袍,灰白的头发乱蓬蓬地支棱着,但眼神依然锐利如鹰。

"年轻人,"他开口就是严厉的责备,"你知道凌晨唤醒一个老人需要多充分的理由吗?"

姜云没有辩解,直接将显微镜和数据板推到他面前。"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植物病理现象,并且有证据表明外部环境正在影响绿洲生态系统。"

王博士皱着眉头查看了样本和数据,表情从恼怒逐渐变为专注,最后又回到了某种刻意的平静。"有趣的现象,"他放下样本,"但不足以证明是系统性危机。"

"博士,"苏月忍不住插话,"数据显示异常正在规律性扩散,而且与外部环境——"

"数据会骗人,孩子,"王博士打断她,"特别是当你想从中看到某种模式时。我见过太多次这种'规律',最后证明只是监测设备的校准偏差。"

姜云调出更多数据:"但这不仅仅是设备问题。水培农场的pH值波动、传粉效率下降、现在的植物结晶病变——"

"季节性波动。"王博士斩钉截铁地说,"新伊甸的公转周期比地球长17%,我们的季节变化模型还不够完善。这些所谓的'异常'很可能只是我们尚未理解的正常生态循环。"

姜云想继续争辩,但王博士已经转身走向门口。"把你们的发现写成正式报告,明天——不,今天下午提交给科学委员会。在那之前,"他回头看了两人一眼,"不要散布未经证实的猜测,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实验室的门在王博士身后关闭,留下一片沉默。苏月泄气地坐在椅子上:"就这样?他根本不想听我们说完。"

姜云凝视着显微镜下的样本,那些奇特的结晶在冷光下闪烁着微弱的蓝光。"我们继续研究,"他最终说道,"收集更多证据。"

"但王博士说——"

"王博士不在现场观察这些植物,"姜云轻声说,"不在水培农场闻那些变质的营养液,不在生态平衡区感受那些异常的空气流动。"他抬起头,眼神坚定,"我相信我的感官和数据,而不是官僚主义的谨慎。"

苏月慢慢点头:"你需要我做什么?"

"两件事,"姜云已经开始在数据板上列出清单,"第一,我需要你秘密调查过去半年所有边缘区的异常报告,特别是那些被标记为'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的事件。"

"没问题。第二件呢?"

姜云走到窗前,望着穹顶外的新伊甸夜空。两颗卫星低垂在天际,给荒野投下诡异的双影。"明天一早,我要去绿洲边缘实地考察。需要你帮我准备一套完整的采样装备,还有..."他犹豫了一下,"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林娜。"

苏月睁大了眼睛:"你要独自去边缘区?那里是半开放环境,安全协议要求至少两人同行!"

"正因如此,我才不能带官方记录仪。"姜云转向她,"有些事实,需要不被程序束缚的眼睛才能发现。"

苏月咬了咬嘴唇,最终点头:"我会准备好的。但答应我,如果发现任何危险迹象,立刻撤回。"

"当然。"姜云勉强笑了笑,但两人都知道这不是承诺的时刻。窗外的双月光芒似乎变得更加冷冽,照在实验室的仪器上,映出两个拉长的、不安的影子。

当苏月终于离开去准备装备时,姜云再次凝视那片病叶。在显微镜下,结晶结构仿佛有生命般微微颤动,回应着某种他们尚未理解的频率。他将样本小心封存,标记为"ND-EC-01"——新伊甸异常结晶样本一号。

这个编号,他预感,将会成为一个漫长序列的开端。

............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更超市】 输入书号【35569 】, 即可阅读【绿洲失落:异星尘暴】小说全文!

绿洲失落:异星尘暴

文章来源:http://www.nbsitong.co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