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361|看不起领导干部的人

【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免费赠送会员请点击:风清不扬81

王叔和是西晋著名的医学家,他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二是著述《脉经》。张俊民这是谦虚,近似于久病成良医的意思,看得多了也成良医。他为何这么谦虚?因为怕韦四太爷刨根究底,怕问多了自己露马脚啊。记得他当年在娄府骗银子那事么?哪位读者相信他变成了好人?——如果有,记得让我也骗骗。

张俊民以保守的状态吹捧自己的同时,肯定不忘奉承杜少卿,所以“蒙少爷的教训”,准备让儿子学习文理、准备考公,顺势说到“骗粉汤包子”以及做儒医的事。他当然知道杜少卿看不上考公,所以用的是调侃的语气,同时这也是为后续情节打下埋伏。

这时,王胡子又拿一个帖子进来,禀报:“北门汪盐商家明日‘酬生日’,请县主老爷,请少爷去做陪客。说定要求少爷到席的。”杜少卿道:“你回他我家里有客,不得到席。这人也可笑得紧,你要做这热闹事,不会请县里暴发的举人、进士陪?我那得工夫替人家陪官!”王胡子应诺去了。

“酬生日”就是自己生日、请人吃席的意思。这个细节,只为表明杜少卿不喜欢场面上的事,对官无感。作者是推崇杜少卿的,所以这儿讲到“暴发的举人”,会不会让我们联想起第一回里富贵逼人的梅秀才、王举人?

这边杜少卿劝韦四太爷的酒:“老伯酒量极高的,当日同先君一吃半夜,今日也要尽醉才好。”

韦四太爷道:“正是。世兄,我有一句话,不好说。你这肴馔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买来的,身分有限,府上有一坛酒,今年该有八九年了,想是收着还在?”这儿的韦四太爷相当于魏晋名士,他要开始讲故事。

杜少卿道:“小侄竟不知道。”韦四太爷道:“你当然不知道。是你令先大人在江西到任的那一年,我送到船上,尊大人说:我家里埋下一坛酒,等我做了官回来,同你老痛饮。我所以记得。你家里去问。”

张俊民笑说道:“这话,少爷真正该不知道。”作者写杜少卿的小故事,但不忘张俊民和鲍廷玺也在现场,总会让他们串个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