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简书,小白待你如初恋

文/豫D双人舞


深秋的早晨,凉气已然逼人,一夜的风雨更是平添了不少寒意。骑电瓶车疾驶在前往昆中的马路上,街道两侧的路灯,透过行道树的枝叶,影影绰绰地射下橘黄色的光。

送罢上早读的孩子,掉转车头,回去接母亲,送她去北庙上香。

在我幼时,许是生活里有更多的苦难,母亲开始信佛。佛前的祈祷与倾诉成了她战胜苦难的最大动力和最强支柱。求佛并自己倔强地奋斗,吃苦下力,节俭仁善,父母终把烂包的家境过得一天好过一天。他们不仅还上旧账,盖了新房,他们的儿子——我,考上学,有了工作,娶妻生子,买房买车,日子过得也算简单幸福。

现在的母亲很是满足,诸如此刻,进了北庙,母亲虔诚地跪在庄严而又慈爱的佛前,口中念念有词:

“感谢佛祖保估了我们全家身体都健健康康,有吃有穿有钱花……感谢!感谢!阿弥陀佛!”

第一次真切听到母亲的祈祷,原来母亲上香、施供,从来都是以这样感恩的心态在向佛倾诉,而从来不是向佛索取,求佛要给我什么。

懂得付出,也算是一种具体的感恩,而感恩生活,先要热爱生活,应该同理吧!


回想初次注册简书,是2018年初冬季节,在平顶山市召开的全国教育家论坛的会场里。宽敞的神马俱乐部大厅里,暖意融融,听课的强烈感慨在心田如波浪般翻涌,行文叙写的欲望如亟待破壳而出的雏鸟,似欲展翅飞翔的苍鹰,就着新更换的手机,闪速下载,注册成功,一篇稚嫩的简书处女作《新时代教育家论坛学习心得》诞生了。

小白的内心一时新鲜无比,喜悦重重。

之后,借助简书平台,又写过几篇必须完成的工作文章,发现它远比某篇好用、实用。只是忒是琐碎的生活与工作,让我与简书忽远忽近,渐离渐合。

……

直到2020之春,席卷了全球的新冠肺炎,让人们不能上班上学,不能出门,大家都有了更多的闲暇自由,网课之余,写一写国家防控措施之科学精准,颂一颂人民的全体防疫之自觉有力,筒书让我欢喜如初。

在此之后,我先后写下了

《化繁就简的生活智慧》《致孩子们——写于九年级复学之际》《我的网课三部曲》《七峰山散记》《我的高考季》《代驾记》《卖瓜记》《端午记》等等,再到《老屋》《父亲的二三事》《爹——两周年祭》《给孩子的第一封信》《给孩子的第二封信》《母亲的那沟油菜籽》

其中,《老屋》与《父亲的二三事》先后发表于某一权威的语文刊物上。

......

因简书,我在后来结识了五A群英会,结识了芳文小屋,结识了芳水、小隐、倾城、政委、夏菲、愚人、背包客、心永欢,枫糖,毓秀红林,蒋坤元……等一干英雄豪杰!

投桃报李,我写下了《简书江湖之投名状》《笋囧》《心若清澈,俯拾皆欢乐》《记忆中的芃芃其麦》!

正是有了简书这一美好的平台,有了九洲芳文这一温暖的家园,有了众多热爱简书人的无私支持,我叙写母亲姐弟情深的《姐弟俩》第一次在简书上榜了!

虽只排在四十多名,至今的收益也才105,但丝毫不影响内心的欢娱在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间流淌,因为认可才是最好的鼓励。

我成功冲榜的文章日渐增多,从《开学季,我曾走过那片玉米地》《教师节征文大赛:老师,您好!》《此心安处是吾乡——活在简书里的小确幸》《小确幸,来自千里之外》到《陪伴》《收秋》《种秋》

......

回到今天,我才发觉,对简书最好的感谢莫过于常筑好文,待她总如初恋。

所以,踩着金秋十月的尾巴,我化身简书铜牌会员,自信而又幸福地站立在芳水飒飒生姿的旗帜下!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