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我就开始读《腾讯传》这本书,开始的时候都到马化腾的小时候曾经爱好是天文学,他小时候就学习很好,当时考到清华北大的分数,因为家长们都希望小孩留在身边,后来就入读了深圳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后来马化腾进入到黎明网络和润迅,主要做与传呼机相关的业务。但后来大环境变化,马化腾很想找出路,然后找到了他的合伙人。刚开始腾讯的起步并不顺利,经历重重困难。当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家伟大的公司的诞生真的非常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可能就做不成了。
吴晓波的文笔真的非常不错,书里面的脉络非常清晰。
part1 创业 1998-2004
这个阶段是腾讯的起步,也是中国互联网的起步。新浪、搜狐、网易、淘宝、盛大、facebook都与腾讯一样,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慢慢地崛起。这个年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为什么是最好的年代,这些伟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大多都是拥有良好的学历背景或者公司背景,吃到了中国互联网的头啖汤。而且他们有很多的想法都是抄袭国外的一些网站,再根据中国本土化特色加以升级改造。当时中国互联网基本上是空白状态,可以说只要你做出点像样的东西都会有人埋单。为什么说是最坏的年代,是因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未知,技术空白、盈利模式空白,创业者稍微胆子小一点都可能被互联网的浪潮淹没。
给我比较深刻印象有几个情节。
情节一:曾经我们的QQ是一只饿死鬼投胎的小精灵。
当时小精灵很受欢迎,但是所有人包括腾讯创始人都不知道他将会怎么盈利,马化腾和其它创始人都拿着很低的薪水,还欠着一屁股债,还要到处去凑钱来为小精灵续命。四周寻找投资人都没有人知晓它以后会带来怎样的溢价空间。可以想象,当时真的很苦。当时的腾讯很有可能资金链断裂而宣告失败。
情节二:刘治平
刘治平的出现,让腾讯走进了资本市场。在对刘治平这个人物刻画的时候,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战略眼光。每每看到很优秀的人才时候,我都有一个疑问,他的父母怎样能培养出那么优秀的人才呢?而现在刘治平作为腾讯的话事人,驾驶一艘巨舰,我觉得少一分能力都不行。
Part 2 出击 2005-2009
由最初一直久久找不到盈利模式到不断地打土豪争田地。由QQ到QQ秀、拍拍网、QQ空间、腾讯游戏、广电通。虽然腾讯一直被外界说他是一个抄袭者。马化腾的这个回答让我觉得也还是能说过去。“我不盲目创新,微软、谷歌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最聪明的方法肯定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
情节一:
在腾讯的发展期,各种关于外在竞争者、内部人心不稳、内部人员素质不高等等问题都像一座座大山一样阻碍着腾讯前进的步伐。但是我发现这一座座的大山并没有对腾讯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能提高腾讯整体意识,让其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仍然屹立不倒,而且越挫越勇。在“西湖论剑”论坛中,马化腾、马云、丁磊、汪延、张朝阳同框,他们均有竞争关系。可见腾讯涉及业务板块的广度,也是因为如此,文质彬彬的马化腾一下子变成了“全民公敌”。细心一想,他还是背负着挺大的压力的,腾讯以天下为敌,同时,天下以腾讯为敌。
情节二:
张小龙,一个人人知晓的名字,以前可能说他是Foxmail的创始人,不是圈内人还可能真不知道。但是今天,大家说他是微信的创始人,那估计没有人不知道。曾经,有一次代表公司参观微信在TIT创意园的总部,办公室给我的感觉是“很实在”,公司无论从功能区的设计到装修,每一个细节都阐述着公司。张小龙首先是一个比较牛的大咖,他能与微信一拍即可也是因为大家的理念和思路吻合。而腾讯内部的赛马机制也让张小龙脱颖而出,因此一个微信的诞生既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
Part3 巨头 2010-2016
马化腾无疑是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之一,也是国内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对产品的理解,可以用“极致”来形容。在马化腾的带领下,腾讯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航空大母舰。
情节一:马化腾的产品哲学
在part3里面关于马化腾对产品哲学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我自己也曾经招聘过产品经理,我对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岗位要求也略有了解。有做好一款产品,而且是一款亿万级用户的产品非常不容易,仅仅是一款APP,所需要画的思维导图就很多分支。吴晓波问马化腾:“腾讯有这么多产品,你是如何做到了如指掌的?”
马化腾的回答是那么的轻描淡写:把自己当成一位小白用户每天轮着使用每一个产品。他的产品哲学分为两点:
1、发现产品的不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天天用你的产品。
2、经常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听不同的声音和反馈。
在马化腾的推动下,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
做产品就是应该这样子,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全盘接受,需要听一线用户的声音,挖掘和整合他们的需求,这样才是一款优秀的产品。在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腾讯的出品就是品质的保证,我会非常放心地用。做到这一点,真的太了不起了。
情节二:3Q大战
在我的印象里,当时的3Q大战持续了1周多的时间吧,当时回到家里,电视、微博、新闻推送都在报道3Q大战的专题报道。我是一个新闻敏感度比较低的互联网从业者,因为3Q的事情实在引起了互联网的浩然大波,因此也进入了我的眼球,连我们家里的老人家都在关注这则新闻,我记得我的老爷也在大谈他的见解。
现在在看书中讲述这本书的来龙去脉,这场3Q大战无疑是腾讯历史上的最大灾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周鸿祎成功地塑造自己的形象——草根创业者,对腾讯展开了一系列的舆论攻击。每一篇发文都像一把刀一样刺向这只大企鹅。大家对腾讯的不满,归结为三宗罪:“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垄断平台拒绝开放”。
曾经投资界的这个说法深入民心,连我自己也觉得是这样子的:当一位创业者向投资人解说自己的项目的时候,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腾讯会不会做这个项目?或者,如果腾讯进入,你如何保证不被“干掉”?如果这两个问题无法回答,那么,投资风险就很大。我老公曾经跟我说过,假如腾讯觉得可以比你做得更好,那他就会自己做,假如做不来,他就收购你。
其实,我远远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给腾讯的打击是如此之大,周鸿祎在开始的时候就采取比较激进的方法,而以马化腾的性格,他命令公共部部宣扬正面就好了,并没有做出更多的反击。在这一章节的最后,作者说这件事情结局是赢了官司,输了舆论。这件事情再某种意义上改变了马化腾的性格,他开始重新思考腾讯平台策略以及公共属性,在外部沟通上,他也渐渐变得柔软和开放。
吃一蜇长一智,3Q大战影响的意义是深远的。
情节三:微信——移动互联网的站台票
我刚看了一下自己的手机,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大概2个小时,是2个小时哦,感觉自己很沉沦。每天午休和晚上睡觉前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刷朋友圈,即使自己不经常发,但都还是会“窥探”朋友的情况。当自己发朋友圈,更频繁地查看有多少人点赞,有多少人评论。可见,微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的确是一个伟大的产品。但很不开心地说,微信是一款抄袭KIK的产品。我记得以前飞信也是类似的一个产品。以前跟我老公聊天就经常是用飞信的。
在张小龙对产品经理的素养提出了极具个人色彩的解读:
1、敏锐感知的潮流变化。“唯一的不变就是变”更是互联网时代的真理。
2、用户感知需求。微信后来的新功能的确体现了它的创新。
3、海量的实践。《异类》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同样适用于产品经理。
4、博而不专的积累。
5、负责的态度。其实也是我曾经面试过挺多个产品经理,他们都很优秀,但唯一感到有所欠缺就是负责任的态度。唯有对自己设计的产品拥有负责任的态度,产品经理才能足够偏执,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抵挡住来自上级和绩效考核的压力,按照自己的意志不变形、不妥协地执行产品策划。
情节四: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
1、需求度
2、速度
3、灵活度
4、冗余度
5、开放协作度
6、进化度
7、创新度
后记:
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我是挺喜欢的: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虽然腾讯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的航空母舰,但是也是因为它大,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腾讯,非常信赖它的产品。希望它继续引领着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