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外面一阵阵的类似知了声,但又琢磨着不像。像那木工师父拿着切割机,卡次卡次的声音。我站在阳台上,听声音的来源,一边想一边骂:这知了是不是难产了,怎么叫得如此难听。 想着拿根棍子戳到对面树上赶走它,又发现找棍子的间隙,它不见了。
记忆倒回了我童年的时候,很多人会拿一个空的洗衣粉袋子套在竹竿的顶端,然后拿细铁丝给它固定好,虽然我也这么干过,但是我从来没有成功地捕获知了。我堂哥告诉我,蜘蛛网的粘性特别好;于是我们俩去竹林里找了那种较嫩的细枝给它掰弯形成一个圈,插在竹竿顶端的竹孔里;竹孔得深一点,否则会不扎实。太松了,抖动一下竹竿,细枝就掉下来了。然后扛着竹竿,就去找蜘蛛网,钻破旧的猪圈、牛圈还有屋檐下,找新鲜的蜘蛛网,粘度好,捕捉效果好,刚好全缠绕在圈圈上。午饭后,这阵子的阳光最烈,趁着大人午睡了,大家就会拿着自己制作的神器捉知了,但这种时候,也要比比谁的竹竿长,谁的眼力劲好了。因为知了好像通人性,刚站在树下,它就不叫了,抬眼看它还在,眨眼它就爬高了。静悄悄地,把竹竿上的圈贴近知了,只见知了在蜘蛛网上一个劲扑腾,怎么也飞不动,但这么扑腾后,粘度可能支撑不了第二只扑腾了,可能在你取下来的时间,kua它就飞走了。
这么想着小时候捕知了的事,又想起来有次做不知了神器被爷爷知道不让去的一老一小赌气的日子。我赌气不吃饭,爷爷说不吃就不吃。玩完回来看见爷爷在躺椅上午睡,我偷偷摸进厨房,发现有我爱吃的鸡蛋羹还有小虾,吃完了,下午还跟爷爷说,做这些好吃的,还不让我吃。他说,是我不让吗?你不是不怕晒,要去捉知了不吃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