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E三四地址总结

家用路由器大家都很熟悉(我们暂将家用路由器成为AP),但是也有小伙伴遇到了家里放置一个路由器时有房间信号不好的情况,此时我们可以做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桥接,也称为中继。这时候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就需要三四地址了。假设我们搭如下拓扑:

图1 无线桥接拓扑图

AP桥接在RootAP上,PC1属于BSS1,PC2属于BSS2,所以为了实现PC1和PC2之间的通信,PC1必须先把数据发送给AP,然后AP转发给RootAP,最后由RootAP转发给PC2完成数据的传输。这个过程就涉及到多次转发,如果用四地址模式通俗的解释以下就是:SA为PC1_MAC,TA为AP_MAC,RA为RootAP_MAC,DA为PC2_MAC。四地址在无线桥接模式中非常直观好用,且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但是,为了保持兼容性,目前三地址还是广泛使用。三地址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比四地址少了一个地址,不管四个地址中少了哪一个,数据都很难进行正确的传输,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伟大的前辈们设计了many to one三地址模式和PSR三地址模式。所谓的many to one三地址就是在AP里维护了一个ARP MAP,用来映射IP地址和MAC地址,类似传统的NAT功能。而PSR三地址模式就是当PC1和AP建立连接之后,AP会产生一个虚拟的MAC地址(PSR_MAC),然后用这个PSR_MAC和RootAP建立连接,这样就把PC1模拟成一个RootAP的客户端了。PSR模式还是更好一点的,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当与AP连接的客户端太多时,AP需要大量的内存进行虚拟MAC的映射,所以这样容易导致内存溢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