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未必一定要受限,也未必不应受限
最近,游戏问题成了热门话题,所以今天我也想来谈关于游戏的问题。
看到一些视频,了解到孩子们的游戏时间被极大的限制了,不可谓不严格!
估计孩子们心里肯定是难以接受的了,可能觉得自己在成年之前,也就等于是告别游戏了。
对此我是怎么看的呢?
我想,首先,游戏这个东西吧,它确实对某些或者说相当多的孩子,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了。
因此,出台政策对孩子们的游戏时间进行严格限制,也就不是没有原因的了!
故这一政策也就并非是完全不可取的了。
好吧,其次,为什么游戏会对玩家产生不良的影响呢?
关于这一现象,只需引用一句古语,也就行了,人人都应牢记于心。
老子有言: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
何意?
其实,所谓的驰骋田猎,也就相当于我们现代人所玩的电子游戏、竞技运动等等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了。
也就是说,这些东西,玩得过分多了,人可能就会心发狂了!
看看现实中那些确实因此而出了问题的人,您不就明白了。
可见,古人之言,并非虚言,都是些经验之谈呀!
那么,心发狂是什么?
心发狂,其实就是一种阳狂!即心理上的阳性属性特质的增加、强化和膨胀!
如果一个人玩游戏玩到了心发狂的地步了,那么,此人玩游戏的欲求就会无比强烈而成瘾,在游戏中的求胜欲也会变得离谱的大,进而爆躁、狂躁而至有暴力倾向……
心发狂,简而言之,就是阳欲的膨胀!
而阳欲膨胀的本质,恐怕就是人类私心私欲的肆意扩张!
所以,游戏的不良之处,就在于它是会不受限地助长人类心理上的利己之私的!
一旦过分到了一定的程度,人的心理状态也就会失衡了,从而产生某种有害的心理现象了。
故游戏过度,影响的是人的心理层面,自然也就会影响到人的思维层面了。因此,这一现象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做出适当的干预。
但是,这个问题真的仅仅是我们所玩之游戏的问题吗?
放眼看去,大人们所担心的网络游戏里,上演的无一不是玩家们好勇斗狠、争强斗胜的游戏行为,因为游戏的规则或模式,就是这么规定运行的!
那么,请问,这样的游戏行为模式,怎么可能不助长人的利己私心?
争夺即是为了利己,利己就是私心所求,有私心所求就会萌生、助长私欲!
难道不是吗?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久而久之可想而知。
然而,问题是∶我们成年人在这繁华的人世间追逐私欲、争名夺利、乐此不疲;而这与在游戏中争强斗胜的小孩们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其实都一样!争的都是私欲私利,所豢养出来的都是一颗利己的私心!
所以,绝大多数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与少男少女们所玩的游戏一样,其实都算是一种游戏!因为它们背后的运行模式、价值观或规则,其实是一样的,是同一个东西!
只不过现实生活的游戏,庞大复杂到了我们这些成年人已经看不出来它也是一种游戏模式的生活了!
好吧,还是谈谈游戏吧!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我想,问题的关键,还是电子游戏的运行模式或规则的问题!
游戏行业受众广泛,影响范围广大;而游戏模式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价值观!
所以,游戏行业,整改得好,恐怕也是一件功在千秋,利于万代的大好事吧?
因为游戏是会影响孩子们甚至是成年人的价值观取向的!说出来,不知又有多少人能相信我的话?!
好吧,游戏里逃不过一个“争”字!
诚然,游戏也是讲究团队合作,互助奉献的;
但我想,但凡是一个受到游戏不良因素影响的孩子,无一不是陷入了“争”的怪圈了!
“争”的是什么?和现实中的成年人一样,争的是各种形式的利益!比如,称谓、称号、等级、装备、道具……
那么,怎么办?
我觉得,那就是要改变游戏的运行模式了!既然有“争”的游戏模式,那就一定有“不争”的游戏模式,此为规律,不必多言。
但问题是,我们这些玩家们,好像都只喜欢从“争夺”中来获取游戏快感呀!很奇怪吧?
没关系,那就设计一种“争夺不争”的游戏模式呀!争夺不争之利,不争争利之利!应该可以吧?能做到呀!有什么难的。
我不是游戏制作人,但我觉得上面的不争模式是可行的。
我想,游戏也不一定要一禁了之,因为问题的关键可能不在这儿。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研发一款软件,用于学校老师授权游戏时间!
学习进步的孩子,可以得到其老师的奖励——奖品就是游戏时长!
这样,孩子学的越好,可获得的游戏时长越长,岂不是更好。
让学习优劣程度与孩子们的爱好相挂钩,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激励手段。
最后,人心不私了,方可去争,不争之争方为上品,我们都应如此来培养教育我们的孩子!游戏里也一样。
不知可行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