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好奇心,遇见达·芬奇之十二

2022-5-14

达·芬奇在1503年开始绘制《蒙娜丽莎》,一直到1517年去世的时候,这幅画还在他的工作室里,偶尔还会添上几笔一直画到死。“这幅画堪称巅峰之作,多年来在这块杨木画板上被涂上了一层又一层的薄釉,开始的时候这只是一副丝绸商人年轻妻子的肖像,后来演变成了一次探索之旅。”列奥纳多在探索如何描绘人类复杂的情绪,如何通过神秘的微笑,使其过目不忘,以及如何将我们的本质与宇宙的本质联系在一起。最终蒙娜丽莎的灵魂与自然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对科学知识、绘画技巧、对自然的痴迷、对内心的洞察力全部融在其中,而且平衡得天衣无缝,以至于一开始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蒙娜丽莎》有没有注意到蒙娜丽莎戴着头巾?它有一层薄纱般的头巾戴在头上,你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你根本看不到,这些细节——为了表示贞洁,遵守妇道所戴的头巾。达·芬奇画得细致入微,包括背后的山水全都是真的, 我们只是听过一些教授讲,觉得就不能理解。看卢浮宫差不多六个小时,三个小时就看完了,边跑边看。见着一个地儿都拍照,拍一手机的照片就回来了,《蒙娜丽莎》照了,自拍一下走了。教授们去看这幅画是站在它的面前看一天的,每次买票进去就看这一幅画,就站那一直看,他能够去感受到宇宙和人的和谐。我们到哪一天才能够看到这种感觉。那年丽莎24岁,是一个很年轻的夫人,正是因为她鲜为人知,不是显赫的贵妇,或者贵族的情妇。达·芬奇决定接受这个邀约。人的嘴唇有一个特点,下嘴唇可以自己随便动,但是上嘴唇只要动,下嘴唇就要跟着动。

解剖学带来的嘴部的变化,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写在笔记里,应用在了每一幅画作当中。评论家写道:“笑容如此美好,它似乎更像来自天上,而非人间。丽莎的微笑有一个神秘之处,当我们注视她的时候,她一闪即逝,就你刚看到她在笑,过一会儿又好像没笑。她在想什么,我们的目光稍稍一动,她的微笑似乎也在变化,这让一切变得更加神秘。当我们看向别处的时候,这个笑容会萦绕在我们脑海中,正如她在人类的集体意识中,徘徊不去一样,从没有哪幅画中的动作与情绪,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两项恰恰是检验列奥纳多作品的试金石,后来有很多人包括,列奥纳多的小男友也画过类似的作品,跟列奥纳多画得相当像。就是这种半身的微笑画作,成为了一个趋势,很多人都开始画类似于《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