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河里,你会先救谁?”这是每段爱情都逃脱不了的世纪难题。不管选择哪个都是错。但还是有很多人将此做为另一半够不够爱TA的凭证。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这个女孩子就遇到了“掉进河里”的情况,幸好,这个男生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去挽救她的生命。鉴定完毕:爱。
这只是地震中很小的一件事,远不及救灾来得重要,并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响,网上甚至有人评论说“别炒作了,有这功夫去抗震救灾吧”。但我却觉得这条新闻很美,真的很美,是爱情的美,也是人性的美。
它美,因为它违反了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和为我的本能。连有法律约束的夫妻都有可能“大难临头各自飞”,一对普通的情侣,却在危险来临时,下意识地抵抗了这种本能,将可能降临的死亡留给自己。
我们可能不应该去宣扬这件事情所透露出来的价值观,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但我们无法不承认它的美好,无法不去羡慕这种爱情。至少我做不到。
能让我对上面一条新闻感受如此强烈的还有一个原因,就在几天前我才看到一条让人震惊的新闻。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新闻中的丈夫就是将这种本能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不能从法律上来制裁他,也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他。因为这只是本能啊。在危险到来时,是他的本能让他选择了抛下可能会拖累他逃生的“累赘”。
评论声也是各据一方。有谴责他的不负责任,甚至连亲生的孩子都不带走;也有理解他的,危险面前人人自保,能逃一个是一个。
但是和绝大部分人一样,我们没有机会去真实地经历一次灾难,来检验一下自己或伴侣会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怎样的第一反应。就像我们不能真的和另一半的妈妈同时跳进河里,来检验一下他是否真的爱你。
记得之前看过一期《奇葩说》,辩题是“灾难来临,伴侣手刀逃跑,该不该原谅TA”(手刀:快速逃跑)。现场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不原谅。身边的朋友也都很气愤地说当然是无法原谅,但就像是前面所说的,一切只是我们在假设下所做出的选择。
正方选择原谅,观点很明确:爱可以包容一切,我对他是真爱,所以我选择原谅;跑是本分,不跑是情分,救你是加分项,不是底线。
这好像有些道理,但未免太过理想化。
就像张泉灵老师讲的:看过太多爱情小说之后,你会说,爱情是没有原因的,是不求回报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所有成熟的爱情关系,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条件的。伴侣和旁人不一样,路人可以不救,但伴侣应该去守护另一个人。
反方的观点就不加赘述了,我还想再谈谈正方陈咏开的观点。
他曾经有过抑郁症,当时的伴侣选择离开了他。抑郁症是一场可怕的灾难,要忍受无法控制的情绪与行为,对恋爱中的两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他也怨恨过,为什么她能逃开,而他却还要留在原地饱受折磨。但这就是本能啊,在一段没有强制义务的恋爱关系中,我无法控制自己不做出对我有利的选择。我扛不住了,所以我逃了。
曾看过挪威的一部教育片《skam》,第三季中的主人公患有严重的狂躁症,他一直在伴侣面前控制着自己,但这毕竟是病。终于有一天在酒店和伴侣度过一晚后,半夜裸奔着出了酒店。伴侣开始无法接受,但在知道他在患有狂躁症的情况下为了和他在一起需要承受病痛多大的折磨时,伴侣决定留下,和他一起承担,当然结局是幸福的。
生活中也许不会这么戏剧,这么理想,因为能碰到地震、海啸或其他大灾难的机会太少,但爱情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能是一场灾难,一次选择,一根横亘在爱情中的断梁。
当这根断梁砸下来的瞬间,你是选择独自避开,护在伴侣身上,亦或是拉着他一起跑开,都是自己的选择。而另一半如何对待这个结果,也是自己的选择。
但我的观点是,我选择原谅你逃生的本能,但我也尊重自己不能再和你继续过下去的本能。你可以先跑,即使没有拉住我的手一起跑,但哪怕是回过头给我一个“快跑”的手势,我也认为你没有抛弃我独自逃开。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也看似很遥远,但其实每一次的出轨、家暴、破产、欺骗、观念不和……都属于灾难,离每一段爱情都很近很近。而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决定了这段关系的走向。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要是人,第一个念头总是要找一个共命运的伴侣,这种心怀是生命的表现。
因此,在某一次选择中你选择离开,无法与我共命运,我就只能放手,因为这是我生命的表现。
《大话西游》里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如果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可世间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