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向全国的老年朋友致以诚挚的佳节问候。总书记强调,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凝聚银发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老骥伏枥志千里,扶植新秀做人梯。“银龄行动”的老年志愿者们,用一生奋斗筑起事业发展基石,为祖国、人民和社会贡献力量。“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坚持以加强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为重点,积极培育“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厚植邻里文化,紧密邻里关系,促进乡村文明和谐。总书记的回信指出,多年来,大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风貌。蒙自市退休干部普长寿和李惠琼夫妇依托仁厚村彝族(尼苏)文化传习馆建设“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创新“每周彝歌”教学形式,用“双语”开展宣传,让银发力量组织参学群众积极参加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银龄优势在基层治理中破解难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年志愿者们年轻时在各自岗位上奋斗拼搏,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交出了一篇篇经得起检验的答卷;年老了他们并没有选择悠闲度晚年,而是踊跃投身志愿服务,凭借自身所学所长,倾心服务基层、热忱服务群众,向社会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正能量。一是储备智力,搭建“银龄人才库”。着眼于搭建国家层面老有所为平台,挖掘退休教师资源优势,发挥其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各类银龄计划的老年知识分子,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贡献者,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见证者与受益者。二是资源融合,成立乡村振兴“银龄”团。着眼农业科技、经营管理、规划建设、教育、乡村文旅和乡村治理等方面,鼓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把技术、信息、知识带回家乡,弥补乡村人才的空心化,推动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实现与乡村资源的再结合。
培育银发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献策献计。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对事业的热爱、对社会的奉献以及对梦想的追求,都是引领我们奋斗拼搏的精神支柱。当前,养老服务行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留人难困境,面临人才数量缺、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弱等现实难题,大力培养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有助于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各级政府需要完善政策举措,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规范人才标准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从业动力,增强对银发经济是“朝阳产业、幸福事业”的认识,激发年轻人对银发经济领域就业的体验感和认同感,要将职业规划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岗位体验,帮助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了解银发经济领域的职业机会和发展趋势。明确职业目标和定位,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对银发经济领域就业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