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6:读书小结
我是偶然在一个群里得到陈老师赠送了《教子有方》这本书,当时我主动链接她,表达感谢,我说我一看书名就觉得如获至宝,她马上给我分享了读书会。考虑到自己只有早上这个时间有空,于是果断加入这个早读群。
因为我每天都是六点起床给孩子做早餐的,但是参加读书会后,我必须在5点就要起床,有时白天事情太多非常累,开始的时候我没有订闹钟,大部分时间都会主动醒来,但偶尔也会睡过头导致错过了共读的时间,所以会在大家分享的环节赶紧再阅读书的内容。中间连着两三天都晚起了,所以开始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定了闹钟,基本上都是5点能爬起来了。最近这段时间我都能在5点准时起床,因为共读的时候我陪着孩子睡觉,也不方便在群里轮着读,发出声音怕吵到孩子,我只能选择默读,所以我就自己读完,后面再入群听老师们的分享。
进了群后,我发现这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各位老师都非常优秀,愿意无私的分享,让我感受到这真是一个非常有爱的集体。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读书会,分享的时候有时磕磕巴巴,有时词不达意,有时话题都走远了,感恩各位老师的宽容,让我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也看到自己身上很多不足。
这段时间学习了这本书,我感受颇深,了解了孩子与人交往的三德:诚敬,利他,感恩;孩子在家中的两德:行孝,勤俭;立志是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父母要顺其善(愿)而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要践行上所施,下所效也。孩子是我们的镜子,当我们看到孩子的问题,就要反思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有这些不好的习性。
这段时间也在努力践行以下几个点:
1.勤俭的“勤”。会干活,肯干活,干好活,眼里有活,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原先对于让孩子做家务不重视,很少叫我孩子帮忙做家务,总觉得孩子小,让她干点活又慢又做不好,不给她锻炼的机会,想想自己也是自私,怕麻烦,不相信孩子能做好,剥夺了孩子尝试权和试错权。孩子越小,其实试错的成本是最低的。所以让孩子养成好愿意做家务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平常干活比较少的孩子,容易不劳而获,养成不会珍惜,不懂感恩的坏毛病。
2.勤俭的“俭”,也同“减”减欲望,要易知足。一个勤快的孩子往往也是懂得节约的孩子。因为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比如辛苦做好一顿饭,才明白粮食上桌其实不容易,会更珍惜劳动成果。经过辛苦打扫干净的地,孩子才会养成不随手丢垃圾的习惯。想到没有读这本书前,每天给孩子装饭,都是装很多饭和菜,导致孩子剩饭剩菜很多,倒掉了浪费,结果为了不浪费自己多吃了,又给自己增加身上的负担,自己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自从学习后,现在都让孩子自己来装饭装菜,孩子会根据自己的胃口来装,很多时候能光盘,这也是自己通过学习改变的一个点。
3.顺其善(愿)而教。孩子的天性都是本善的,所以对于低幼孩子我们顺其善而教,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要顺期愿而教。很多时候,我都容易陷入说教讲道理的坏习惯,所以一定要多进行自我觉察,平时要少说多做,要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想想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去要求孩子做。如果我们不能拿起书好好看,天天玩手机,就不要逼着孩子要好好看书,只有当我们能做到了才能引领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躬身实践,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