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贡献指南
1.1 贡献流程
签署CLA协议:贡献者必须首先签署《开发者原创声明》(CLA),才能参与社区贡献。
环境准备:安装Git、配置SSH公钥、Fork代码仓库并下载到本地。
代码开发:遵循OpenHarmony编程规范(C/C++/JS/Python),进行代码修改。
提交PR:通过Gitee创建Pull Request,关联Issue并触发CI门禁构建。
代码审查:等待社区Reviewer审核并根据反馈修改,通过后合并入主干。
1.2 文档贡献
可通过Gitee直接编辑文档,提交PR时需包含Signed-off-by信息。
文档需遵循命名规范(xxx-xxx.md),图片存放于同级pic目录。
二、技术架构
2.1 分层架构
内核层:多内核设计(Linux/LiteOS),支持从128KiB到GiB级设备。
系统服务层:包含分布式软总线、数据管理、任务调度等核心能力。
框架层:提供ArkUI声明式UI框架、多语言API支持。
应用层:支持FA/PA组件化开发,实现跨设备调度。
2.2 核心技术特性
分布式能力:软总线实现设备互联,数据管理支持跨设备同步。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统一API适配手机、IoT设备、智慧屏等多终端。
弹性部署:组件化设计,可按需裁剪系统功能。
三、典型案例
3.1 狮子座复合机器人(2025)
技术栈:基于深开鸿M-Robots OS,集成激光雷达、协作机械臂。
功能:视觉跟随、自主导航、物品抓取,应用于园区配送。
团队:惠州学院毕业生主导开发,获开源鸿蒙生态大会展示。
3.2 万安智能建筑解决方案(2025)
技术亮点:空间单元智控器(OpenHarmony V5.0),支持人脸识别与IoT设备协同。
应用场景:智能门禁、能耗管理,已落地安徽芜湖项目。
四、热门项目示例
4.1 智能家居演示(OpenHarmony-SIG/knowledge_demo_smart_home)
功能:模拟客厅/卧室设备控制,支持多设备联动。
技术:分布式软总线、ArkUI界面开发。
4.2 OH哔哩客户端(OHOS Port/Ohbili)
- 基于ArkUI框架开发的第三方B站客户端,支持视频播放与弹幕交互。
五、代码示例
5.1 分布式数据同步
import distributedData from '@ohos.data.distributedData';
const store = distributedData.createKVManager().getKVStore('deviceData');
store.put('key', 'value').then(() => {
console.log('Data synced across devices');
});
5.2 贡献PR示例(修复编译警告)
def compile_without_warnings():
"""修复编译警告问题"""
# 原始代码:print("Hello, World!")
print("Hello, World!") # 修复后代码
六、开发资源
官方文档:OpenHarmony贡献指南
开发工具:DevEco Studio(支持ArkTS/JS开发)
社区支持:SIG兴趣小组(如AI Model SIG、车机 S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