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是他们的祭祖扫墓月。今天我们一家四口回去拜孩子的奶奶,孩子的二叔二婶带着孩子也回来。感触特别深的是,见面很尴尬。不知道说什么,也没有说什么。
过去也就过年的时候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平时大家都很少回去,当然他们比较远的就更少回。在群里也很少互动发信息,更少打电话。基本上是在生日时叫孩子发送祝福,此外形同陌生人。
这样的家早已不再是家,只是还有一个老人在,也象征性地保留着家的形式。自从每个人自己组建了家庭,原来的家,都或多或少在改变。对孩子爸来说,那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那肯定是他的家。对我来说,即使嫁过去,但那还未成为我心中的家,只是坐月子和过年时在那住过,感情多少是有,但还没有像自己童年生活那个家那么有感情。而对孩子来说,区分得是最明显的,每次回老家,他们说的是回爷爷家,那是他爷爷经常住的地方,一天下来,嚷着回的才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和爸爸妈妈一起住的地方,是属于他们的家。
每棵茶树到了中年时期都会长出让人烦恼的分叉,需要修剪、断舍离,才能继续生长,避免衰老。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抛掉繁杂,才能迈步。
王小波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