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附近有个加油站,生意特别火爆,尤其是双休日,要加个油,洗个车都要排队。他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好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宣传到位。它有个公众号,别的内容我没细看过,但是每周五都会推出周六周日优惠活动公告。广而告之。
2.有礼品赠送。每次我去加200块钱的油,总会送一包抽纸或者小块抹布或者一瓶矿泉水。抽纸上也有他们加油站的名称。虽然只有这三样赠品,每次赠送时让人觉得有点单调,但有胜过无。
3.有竞争激励机制。每次哪个员工给车加了多少钱的几号汽油,或者游说车主充值了多少钱,加油站的广播立即播报出来。无形中增加了员工压力,在面对来加油的车时更加热情,更加卖力推销多加点或者充值。
4.售后服务到位。每次加油,车主就会自动增加一张免费洗车券。机器自动洗车,开出来人工擦车,吸尘器吸尘。虽然擦的比较马虎,很多时候,车主都会拿着抹布跟在洗车工后把顽固性污渍擦掉。遇到爱说话的擦车工,随便拉几句家常,让人感觉她们倍儿热情。
下午去加油时,就想顺便洗个车。加油的人几乎把加油站占满了,好在加油很快。但待洗的车排了两条长龙。等到过几个小时再去,还有那么长的车队。老老实实等,也心甘情愿,因为人家是免费的呀。
突然觉得加油站就像学校,员工就像老师,学生就像车。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类似于一种售后服务。加油时,员工会介绍他们的优惠活动,充值1000送60,还送一提抽纸。这就像老师们想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想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跟家长交流、介绍学校一样。洗车工擦车,类似于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认真细致的擦车工会把车擦得干净点,因为是免费,她们当然不可能做到像精洗那样。也有急于完成任务的洗车工,两个人扯着毛巾,从车头拖到车尾,一道工序完成。至于车上还有没有污渍,有多少污渍,她们是不再管的。毕竟是免费的,车主怎能苛求呢?不满意就出钱自己洗去。再加上后面排队等候的车太多。双休时,排队洗车的人太多,你不洗自有后面的人洗。她们也忙得够呛。
有热情有爱心的老师,会精心对待每个孩子,发现问题及时、耐心跟家长沟通,遇到不懂、不会处理的问题,向书本或者专家请教,能科学的处理班级问题。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喜爱。也有老师基本无啥追求,只求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品格的塑造、能力的提升不闻不问,家长即使颇有微词,也不敢质疑。
加油站的播报,类似于学校的奖励。教学质量 、科研竞赛等,表现突出的,学校会在绩效、荣誉等方面适当倾斜。
来这个加油站加油的、洗车的趋之若鹜。学校办成这个加油站这样,就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