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月阳
终于拿到刚刚印好的尹真先生大作《传统修身法理》,打开塑封,嗅着墨香,抚着烫金软精装的封面,很是兴奋。尹真先生在本书后记中说“本书脱稿后,颇有‘如释重负’之感”,作为出版人,我大致能揣摩先生的这一心境;而我自己,也因为与同事们完成了本书的出版而生出一份成就感、荣誉感。这是一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证悟学”的开山之作,我们有机会出版这部重要的著作,我从心底感谢作者的信任。
《传统修身法理》的重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证悟学”的概念,并在梳理儒释道诸家尤其是儒禅证悟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证悟学的理论体系。
“悟”是我国传统文化固有语汇,早在《尚书·顾命》中就有:“今日降疾殆,弗兴弗悟。”《管子》中有:“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说文》:“悟,觉也,从心。”《玉篇·心部》:“悟,心解也。”也有解悟为“心了”者。综其意,有明白、觉悟、醒悟的意蕴,或可理解为“明了”,即内心的自明、自识、自知、自肯。
佛教传入,拓宽了悟的内涵与范围。《佛学大辞典》:“悟(术语),觉之意,对迷而言,即自迷梦醒也,与觉悟同义。”随着佛学的发展,“悟”、“觉悟”的意蕴渗入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悟性”、“悟境”成了各领域的褒义语。“证悟”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语汇,是指按佛教的教理——“正理”修炼,证得佛理所述之果。
佛教中国化的禅宗对于悟、证悟有着最为丰富的实践,其对悟与证悟的阐述十分深刻。四祖道信禅师说:“悟解法相了了分明。”沩山灵佑禅师说:“今人一念顿了自心,名之为悟。”马祖道一禅师说: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阶级地位、顿悟本性。圭峰宗密把悟和禅结合起来: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
讲述悟最详尽的是明朝禅宗大德憨山大师:“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
儒家原本不讲求悟,宋明新儒学汲取了禅宗修炼之长,始着眼于悟的修为。为了表明悟修的“合法”性,就必须讲悟修的意义。不过,宋明新儒学一般不用证悟一词,但用“开悟”,认为能体认到心的体性用德,克净习气则可成圣。
总之,禅、儒两家都认为,对心的证悟、体认,是圣修的根本。不同层次的证悟,则是体悟到的该层面事物之整体状态。证悟过程,是实践中实得之感受与体认,而非一般言说。
虽然古圣先贤已有数千年的证悟实践,也有丰富的知识性记述和理论上的探索,但有关证悟的学问一直被浓厚的神秘外衣所包裹,非修证有得者难以窥其堂奥。这是因为,证悟是通过内求获得对“形而上”之道的体认,对此自古以来皆谓为神秘,难以形诸文字与传授。汉朝的严君平说:道无常术,德无常方,神无常体,和无常容,视之不能见,听之不能闻,既不可望,又不可扪。故达于道者,独见独闻,独为独存,父不能以授子,臣不能以授君。
对此,尹真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说:
证悟是儒、禅圣修的精深学问,是传统文化中“功夫论”的范畴,所证悟的内容,是在修炼过程中体认到的不同于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特殊内容,是自己的意识的本体及其性、用的真实状态,古人没有合适的语言描述之,称作“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舌欲谈而辞丧”……在现代语言中,也没有标定的词汇以规范之。故证悟——传统文化中的治学核心,一直停留在工夫层面,未能形成完整的证悟理、法体系与系统的知识结构,往往都是把证悟之果与修养工夫滚在一起讲,此即前贤称述的“无本体无工夫,无工夫无本体”。就是说,没有证得本体,谈不上工夫;没有切实的工夫也就不能证得本体,如此一来,岂不是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循环怪圈。
证悟之内涵、途径、方法的神秘性,基本把那些没有明师指导的学人挡在了证悟玄门之外。尹真先生认为,欲使初学者能入圣修证悟之途,在现时代必须别开生面,把证悟之学作为一门学问来对待。作者撰著《传统修身法理》即对此之尝试。把证悟作为一门精深的学问——证悟学,进行阐释,正是本书的一大创见。
证悟学是研究证悟及其有关知识、理论的学问,如证悟的不同层面、方法、机理,开悟的景象,开悟后的修持(历程),证悟的效益,以及证悟学问的历史沿革等。证悟学的对象是研究各家的证悟,所以证悟学是知识性的学问,它与证悟的不同点在于:证悟是功夫,是在实践中得到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对事物整体性感受;证悟学则是对有关证悟知识的研究之汇总,不仅包括传统文化儒释道的证悟,也包括近世的高峰经验以及“顿悟学习”。本书用了约14万字的篇幅,把证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证悟学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证悟机理,证悟的修证历程,证悟的必备条件,证悟的境界,证悟的效用以及证悟的修炼方法等,分门别类予以介绍,这是本书第二章的内容,是重头戏。读完本章,初学者即可对证悟这门学问有一个全面了解。
传统文化中的证悟,使人感到神秘或称之为神秘主义的焦点,在于对证悟所达的境界难以言表,因而历代的大德们虽有证成,却都未能明确指陈其内涵,禅宗称为“明心见性”,是“真如佛性”,儒家理学则强调是先天的“理”,儒家心学则称作“致良知”、“讨真心”……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容易使人觉得虚幻不实。尹真先生认为,征诸前贤证悟实际,证悟是有其真实内容的。证悟所达之真实状态,是证悟者体认到的一种特殊“物态”,这种物态即传统文化中称述的气,是气中最精华、最灵敏的气。鉴于此,研习圣修证悟者,应对气的知识有所了解,因而本书把儒、道、医、释对气的论述做了简要摘录梳理,置于第一章。
为了使读者对证悟学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作者对儒家与禅宗证悟分别立章予以解析,这是第三章与第四章的内容。这两章对于儒禅两家证悟修持的各个阶段的修炼方法、不同层次的悟境均作了详细阐述,并附有大量证悟案例,有志于修行者反复研读这两章,仔细玩味,定会激发自己的悟缘、悟机。
在介绍证悟学的发展历程时,本书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我国证悟学不是始于佛教,更非禅宗,而是在秦汉以前,就有了相当深刻的论述。《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有很浓的“禅定”的意蕴。在更早的《管子》中也有很多这类更全面的论述:“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在心中,耳目聪明,可以为精舍。”这不就是“因戒(‘正形饰德’)生定”,“因定生慧”吗?又如“守礼莫若教,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结合《淮南子》之“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夫性人之斗极也,有以自见也,则不失物之情”,与禅宗的明心见性之说何其相似!而《荀子》对心的描述“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更是超绝。另外,在《管子》与《庄子》中,对“圣”与“民”的修持都强调专一,与后来传入中国的《佛遗教经》之“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如出一辙。只是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生只重训诂解经的书面文字知识,证悟不知不觉“失踪”了。几百年后,这一传统文化在禅宗那里得到了发扬。
尹真先生说:此书本是禅、儒心性证悟之书,所以名为“传统修身法理”者,意在提示读者、修者重视心性修持之完整而深邃的内涵,即对身、心是一统一整体的理解。罗近溪说:“精气载心以身,是身也,固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而具备焉者也;灵知宰身而为心,是心也,亦身也,亦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而具备焉者也。”对前者之身,称作“精气之身”;对后者之身,称作“心知之身”。圣人之修持应达到“身不徒身,而心以灵乎其身;心不徒心,而身以妙乎其心”。本书从始至终皆贯穿着这一精神,且有多层涵义,望读者心领而神会之。
尹真先生从2015年5月始,历时10个月,编撰完成此书。他谦称:若从证悟学的层面看本书,只能算是一个“土坷垃”。他“深望证悟有得之硕德,把证悟——传统文化中这颗深藏的明珠予以发掘,从证悟学层面写出专著以造福当今”。我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证悟修行的爱好者,对尹真先生的这一期望深为理解。以当代而论,研究儒禅学问的学者大多从单纯学术的角度做研究,从文字的层面去考察、推究,自身并无修持;修行有得的大德又没有时间或者觉得没有必要进行有关证悟的理论梳理和研究,于是,证悟一直停留在工夫层面。令人欣慰的是,尹真先生以自己的修行和长期研究为基础,呕心沥血整理禅儒证悟法理,并融入自己的体悟与创见,为证悟学奠定了一个基础,打开了一个生动局面。
行文至此,我想借用拜访尹真先生时,他在书的扉页上为我和友人题写的几句话作为本文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在于身心之修持,故《大学》云:从天子以至于庶人,“是皆以修身为本”。
传统修身法理之实践,能开发智慧,能提高认识客观事物、人自身乃至意识本体之能力。修炼有成,无论从事何种事业,皆可达大成之境地!
(本文作者系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
《传统修身法理》
尹真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