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寿良」
【2018年全guo高kao语 文卷关于《精卫词》的两道考题出错了!本文作者研究指出,《精卫词》是王建对于精卫填海故事的全新评价,体现出了王建关爱自然万物的生命意识,蕴含着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刻体认及悲悯情怀,出题人对该诗的理解有偏差,所以才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王建是中唐有名的诗人,其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辛文房《唐才子传》赞其“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1]。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亦有“元白张王皆古意”之赞。
王建出身寒门,深忧黎民,长怀悲悯之心,是中唐时期富有民生情怀的诗人之一。他历经艰辛,饱受磨难,写下层人民生活,写行旅见闻,写宫女的生活与情感,诗作“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2],同样可以作为研究中唐历史的参考。他的《精卫词》,就是一首体现出他悲悯情怀的诗歌: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我愿身死子还生。
这首诗见于《全唐诗》第二百九十八卷、《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一(第五页),《王司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四库唐人文集丛刊”)卷二(第一三页)。可惜由于前人对此诗研究、提及者不多,故一直鲜有对此诗作准确精当之解读与评析者,而网络上谈及这首诗的文字又多有舛误,实乃缺憾。本文拟对王建《精卫词》作深入细致的解读,以期对我们今人研究王建及其创作有所贡献。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一个问句。开篇设问,本很平常。通览王建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王建常用这样的疑问句式。如: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戴胜词》)
其句式就与《精卫词》首句完全相同。类似的还有: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乌夜啼》)
“空城雀,何不飞来人家住?”(《空城雀》)
“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春燕词》)
这首诗通篇都是以诗人向精卫告白的口吻写成,开篇即向精卫发问:“谁让你填海的呢?”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
这里就要提一下世人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该故事最早载于《山海经·北山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
张华《博物志》亦云:“有鸟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故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4]
这个故事世代流传,也是唐代诗人们屡屡歌咏的题材。李白就屡次提及。他的《登高丘而望远》云:“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江夏寄汉阳辅录事》也感慨:“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寓言》诗之三亦有“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之慨,对精卫填海并不怎么赞同。
岑参也有一首诗《精卫》:“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岑参看到海鸟飞翔,便想到了精卫积怨填海的故事,感慨精卫“力微竟不成”。
顾况在《龙宫操》也提到精卫填海:“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鲛人织绡采藕丝。翻江倒海倾吴蜀,汉女江妃杳相续,龙王宫中水不足。”精卫填海的故事,给唐代诗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灵感和感慨(篇幅所限,本文对唐前及唐后提及精卫填海的诗作,兹不赘述)。
王建对“精卫填海”故事及李白等人写精卫的诗篇自然不会陌生。对于传说中精卫填海的动机,他非常清楚,这首诗就是他个人对于精卫填海故事的新思考。
诗的第二句是“海边石子青磊磊”。这个“磊磊”是石头纷然堆积的意思。“石磊磊兮葛蔓蔓”(《楚辞·山鬼》),“青青陵上栢,磊磊涧中石”(《古诗十九首》)里的“磊磊”都是石头堆积的样子。
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是谁让你填海的呢?海边的石子纷然堆陈,你是衔不完的呀!——王建此诗开篇就向精卫发问,表示他对精卫填海行为的迷惑不解,乃是要对精卫填海作另一种评价。
我们继续来看看诗人王建是如何评价“精卫填海”的。
第三、四句:“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这里的“但得”是“假如可以”、“倘若能”的意思。“枯池”是干涸的池塘。左思有句:“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咏史》),李白《古风》之五十九首也有“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第五九首)之句,司空图《杂题二首》:“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霜侵。”看到这些诗里的“枯池”,首先令人想到的是:无水后的池鱼怎么办?“鱼龙”二字,《王建诗集》该诗注曰“一作鱼鳖”。这两句诗是站在海中鱼龙(鳖)的角度问精卫:假如你把大海填平,使其成了枯池,那海里的鱼龙(鳖)等生灵该到何处安身?这一“换位思考”,委实令人耳目一新。
第五、六句:“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这里的“口穿”意为口被磨破。王建《夜闻子规》亦有“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之句。子规口穿是因不住啼叫而至于流血,精卫口穿则是一次次衔石子草木填海所致。“空”有“徒劳”之义。精卫徒劳地衔石子填海,不仅把嘴都磨破了,还把西山上的草木枝叶啄得残缺不全了。——你为纾一己之私愤,何以殃及山中草木?诗人站在草木的角度,指出精卫填海给山中草木带来的灾殃。这句“山中草木无全枝”表达的乃是对草木的惋惜之情和对精卫的劝责之意。
第七、八句:“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朝暮劳碌,精疲力竭,困倦羽折,时有堕水,对自己也是毫无益处!这也呼应了首句的发问“精卫谁教尔填海”——既然于己身、于他物皆无益处,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地填海呢?
如果着意于苛责精卫填海之“徒劳无益”,便有功利化之嫌。毕竟“精卫填海”体现出的“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语)的“励志”作用已经深入人心了。诗人不能为求新异而故作惊人语。因此,诗人没有否定这种勇毅的精神,而是理性地审视精卫为了个人遭遇而愤怒复仇的欲念和动机,指出这种复仇不仅于事无补,更给诸如“鱼龙(鳖)”和“草木”等众多的生命体造成了伤害,因而是不足取的。他在诗的末尾两句,笔锋一转,将诗意再次升华——
最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我愿身死子还生。”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诸多唐诗注本难见对这两句诗的解释。
对这两句诗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西山的石头没有被你搬尽,东海也没有被你填平,我宁愿能替当年的女娃去死,让女娃还活着,这样就不会有精卫填海的事情发生,东海的鱼龙和西山的草木也就不会因此受到伤害了。”这里的“子”是对精卫的尊称。
只可惜今人理解这两句,多有错误,不知道这两句诗乃是王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舍身利他情怀的体现。
以现代观念来看,《精卫词》是颇具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和保护动物理念的诗作。诗人从关注“小我”的生死与复仇,而升华到关爱自然、生命的“大我”的“大爱”境界,使得对“精卫填海”故事的审视更为深沉、博大、慈悲。
在王建的其他诗作里,也常在诗歌末尾表述其关爱民生、慈悲济世的“愿”。如《水夫谣》的最后是:“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惟愿没有激流险滩,让水夫可以减少逆风牵船的辛苦。
对于友人,他说:“愿君去丘坂,长使道路平。”(《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对于征人,他借征人妻之口说:“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送衣曲》)在《送宫人入道》中,他对宫人说:“发愿蓬莱见王母,却归人世施仙方。”希望宫人能从王母那里拿到仙方,好救护世人疾病;在《春燕词》里,他以“辛勤作窠在画梁,愿得年年主人富”表达对春燕的关爱。诗人祝愿房屋主人年年富裕,不会卖房拆屋,让春燕能在这家屋梁上有稳定的巢穴。——这类的愿望,跟《精卫词》里对鱼龙(鳖)草木的关爱一样,都表现出诗人慈悲、宽爱的情怀。正是有了这样的爱,《精卫词》才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精卫填海”故事的新解,而让读者领受到比精卫填海蕴含的仇恨更为博大、悲悯、深邃的精神。
偶见2018年普通高deng学校招sheng全guo统yi考试shi卷(使用地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有以《精卫词》为内容的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参考答案是:A。
根据这个参考答案,命题者认为,诗人对精卫填海的动机并没有任何的怀疑、不解和否定。——这显然是不确的。通过前面对该诗的解读,我们知道,诗人开篇即以提问的方式对精卫愤然填海的动机表示了不解和质疑。而本诗中的颠覆与升华,也正是从这个“提问”开始的。参考答案A显然是错的。
再来看这一题的B选项: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只有这个选项对该诗的理解和解释是不错的。
C选项说: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这一表述也不正确。第5、7、8句确实写出了精卫填海的艰辛,但命题人忽略了很重要的第6句——“山中草木无全枝”,这一句表现的则是诗人对被精卫啄得“遍体鳞伤”的西山草木枝条的惋惜之情。
D选项: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元白张王是有唐一代新乐府运动之旗手,他们新乐府诗歌创作在语言上的共性确是质朴平易。张籍说王建“赋来诗句无闲语”(《赠王秘书》),对他的遣词是很推崇的。《精卫词》立意之深邃独到,语言之细密精警,则在《观刈麦》之上。倘王建这首《精卫词》委实如白居易《观刈麦》那般“质朴无华,平白如话”的话,又岂会引起语文考试命题人之误解与曲解呢?
再看紧接着的第15题: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解读,我们知道整首诗都是以诗人的口吻写的。所以准确的回答应该是“不同意这种解读”。
但参考答案给出的却是模棱两可、自相矛盾的两个“解答”:
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首先必须要明确观点,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如果答同意,要从精卫的角度作答,作者想要表现的是精卫填海的诚意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如果答不同意,要从作者的角度作答,本诗是对精卫的咏颂,对精卫填海事业中的辛劳与苦痛,作者既充满敬意又饱含同情,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换取精卫的生命,帮助精卫完成填海事业。
命题人列出了貌似具有开放性的“同意”和“不同意”这两类答案,表明命题人认为将最后这两句诗理解为作者或精卫的口吻都不算错。我们知道,对于一首诗,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是怎么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理解呢?
答案“观点一”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我愿身死子还生”的“子”解释为“子孙后代”,将这首诗理解为诗人支持精卫一直填海,“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将“精卫填海”当成“愚公移山”的类似版本了。不仅忽略了三四五六句的意思,还严重偏离了整首诗的原意,在逻辑上也是根本讲不通的——诗人对鱼龙草木的处境已经十分担忧了,怎么会忍心一直填下去呢?
答案的“观点二”将“高山未尽海未平”理解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将“我愿身死子还生”理解为“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更是曲解了原诗。精卫填海的故事既未说精卫在填海过程中死去,亦未说精卫填海的行为后来终止,诗人“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又是为何?又有何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首诗并不赞同精卫填海,而是希望精卫为鱼龙草木的生命考虑而停止填海。——令人遗憾的是,命题人给出这样两个不同的答案,显然没有读懂这首诗。不仅没有读懂,还要求考生:选“观点一”要从精卫的角度来答,选“观点二”要从作者的角度来答。尽管诗无达诂,但诗人的基本观点和视角,其实已经是明确了的,这样强作别解,就不合适了。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对王建评价颇高,说“古乐府当学王建”,并指出《精卫词》等篇“有古作者之风”[5],堪称王建之知己。辛文房评王建:“建才赡,有作皆工。盖尝跋涉畏途,甘分穷苦……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6]从这首《精卫词》来看,王建确实做到了“道人所不能道”。而命题人给出的答案,也确实做到了“道诗人所不曾道”。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论张王乐府“心思之巧,辞句之隽,最易启人聪颖……”王建的诗作与精神,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今重读《精卫词》,不禁对他敢于颠覆前人见解,表达新意的创举叫好,也更为他诗中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理念而赞叹。假如对这首诗有了深入研究和准确解读,它对今人当会有更大的启迪。这或是目前研究、解读王建《精卫词》的现实意义罢?
此为一家之言,愿就有道而正焉。
【注释】
[1]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四。
[2]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四。
[3] 郭璞传,[清]郝懿行笺疏,张鼎三、牟通点校,张鼎三通校:《山海经笺疏》,齐鲁书社,2010年4月,第1版,第4777页。
[4] 张华著,唐子恒点校:《博物志·第三·异鸟》,凤凰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第33页。
[5]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引自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附录二 王建研究资料·评论》,巴蜀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59页。
[6]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四。
2018年12月16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未经作者书面许可,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