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旅程

文/张璐珈

吸天地之灵气  取日月之精华

分享前年的一件事:我和儿子从高铁站步行四十里地回家,他临时起意,我就赞同了,当时他才上一年级。走到中途累得泄气了,如果换做别的家长,就会想两种沟通方法:

一、鼓励他“永不放弃”,向“成功”奋进;

二、告诉他“适可而止”,你已经很棒,打车回家吧!

可是,我就是习惯了面对孩子时没有任何教育和目的,我不喜欢要表达什么鲜明的东西给他,包括观点。所以,我既不选择一,也不选择二;我既不鼓励坚持,也不鼓励放弃,我只是像个傻子一样做个同伴,没有一点儿主意。

泄气了怎么办?那还怎么办!一起泄气呗!

于是,我们俩心心相印,彼此都是一样的心情:“唉!” 然后就近到马路边的树林里坐下,靠着树喘着气,擦擦汗。过会儿歇过来劲,就玩玩身边的狗尾巴草,玩够了,孩子说:

“妈,咱们走吧!”

我说:“怎么走?继续步行还是搭出租车?”

他说:“走着吧!看看,等咱们实在走不动了再说。”

于是,我们俩用脚走完了全程20公里的路,历时7个小时,从上午10:00走到下午17:00,一路上我们经过了村庄、田野、工厂、大桥,到城市里的时候,满身灰土。可是我们俩互相拉着手,漫无目的,不紧不慢,就像玩到天黑的好朋友。

就差最后三里地的时候,我累得狗一样,两腿打颤,脸上留着黑泥汤一样的汗,说:

“咱俩打个车回去吧,走不动了!”

儿子惊讶地瞪着我,高着嗓门喊:“我们都走了几十里,剩下最后这几步你居然想打车?你得学会坚持!走着!”

我瞥了他一眼,说:“大哥我真服了,好吧!”

就这样,我们成就了这段难忘的旅程,也成为了孩子生命中刻骨铭心的回忆,他时常向我追忆那个美好的经历。

【母亲到底该是谁?】我觉得,我的角色在随着他的心境而变幻:

他脆弱时,我是他最坚实的母亲;

他自立时,我懒得像个孩子一样任他照顾;

他失望时,我是他处在同样处境的伙伴,彼此有最真实的理解;

他迷惘时,我是和他共同探讨又稍微做一点开拓的姐姐。

我觉得自己和孩子成长的过程,组成了一个太极,而我就是那个时刻配合着他去共图太极的“道和者”,他弱我就强,他强我就弱,他平衡时我们并肩看夜空。

【母亲该是什么样子呢?】母亲不该有鲜明的样子!因为我们鲜明了,孩子就刻板了!我们混沌着,孩子就会自然天人合一,“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

因为,鲜明的母亲是个绝缘体,她在孩子和“天地日月”之间加了一道屏障,这道屏障让孩子只认得母亲,不知道“道”的存在;

而智慧的母亲就不会让自己“明朗”起来,她会做一个“导体”,将自己化于无形之中,因为她深知自己的业力和无知,任何有为都比不上“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对孩子的自然启发,所以,她最大的有为就是拆除母爱的这道屏障,将自然之道还给孩子。

自然之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