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纪律建设,常抓不懈的重要使命
党的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纪律建设始终贯穿其中,为党和国家事业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在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更是至关重要。只有将纪律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纪律的敬畏之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他律到自律,内外兼修的成长之路
他律是外部的约束和监督,是纪律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纪律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能够让党员、干部明确什么是不能做的,从而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然而,仅仅依靠他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党员、干部将他律转化为自律。自律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是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的更高境界。只有当党员、干部将纪律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才能真正做到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纪律,做到 “日用而不觉”。
工作实际中的践行与思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将纪律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学习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纪律规定,了解纪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增强纪律意识。例如,在单位内部定期组织党纪国法的学习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读,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纪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对下属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如果领导干部能够严格遵守纪律,自觉做到廉洁奉公、勤勉敬业,那么下属也会受到感染和激励,自觉遵守纪律。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还可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遵守纪律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纪律的进行批评和惩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激励,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比如,设立 “纪律标兵” 奖项,对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纪律、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对违反纪律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导向。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坚守
要引导党员、干部将纪律要求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需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而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守纪律底线。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将纪律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为实现党的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让纪律之花在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中绽放,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