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以下内容来自拆书家竹子鱼的拆书引导原文:
今晚我们要学习的书籍,是《结构思考力》,作者李忠秋。他是一位研究结构思考力的专家,并在2014年创办了结构思考力学院。他还有一本书是《透过结构看世界》。作者在书中提出如何运用结构思考力来使思考清晰、表达有力、生活清爽、工作高效的方法。
这本书是思维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学理很扎实,而案例又很接地气,行文很生动,一点都不枯燥。很多大神都推荐这本书,例如秋叶大叔,以及最近很红的彭小六,都多次推荐过这本书。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职业,有着什么样的生活,相信都有需要向人表达输出的时候。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你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对方却给你一个“问号脸”:你究竟是要说什么?
你的文章或报告洋洋洒洒几千字,却没什么人欣赏;
你辛辛苦苦地组织了一场活动,最后却发现有很多方面都没有考虑到位
……
这些都让你感觉到沮丧。
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
你没有运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把事情“想清楚”,结果才能把话“说明白”。
今晚,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结构思考力》的思维方法,让你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更加有条理,更加全面,从而在表达和输出时,能够更清晰,更高效。
关键概念:论证类比
“论”对应结论先行
结构思考力强调的是先总后分。结论先行正是“先总后分”的体现,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表达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让听众迅速抓住我们要表达的主旨,帮助听众沿着我们的思路去理解内容,提高表达的效率和效果。
“证”对应以上统下
表示上面结论是由下面理由论证得来的。
“类”对应归类分组
我们在工作中其实做得很好,可是最后总结或者在会议上发言时,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不知道到底要说什么,最终只能得到遗憾的结果。大家会发现结构思考力强的人经常会有类似的表达:关于这个问题我有3点看法,有些领导在讲话时会说,今天下午我只要讲3点等等。这样讲话让人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记住。
“比”对应逻辑递进
表示各种思想都需要通过对比的方式确定逻辑顺序。
前面我们把问题进行了归类分组,那么哪个先说,哪个后说,就需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更容易让对方记忆。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
时间顺序:日程表、项目执行甘特图、解决问题的六个步鄹、绩效改进的四个环节等
结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等。
重要性顺序:职务高低、重要程度、关键性等。
结合自身的经验
关于这本《结构思考力》从2015年年初就有开始听说过,之前有大概看过这本书,并且有听过光墓的分享。
在生活中其实到处都可以运用到结构思考力,例如思考一个问题,写一篇文章,做一次回报,沟通交流中都可以运动到。
目前我也打算写一个公众号的内容,但是里面的内容还是没有认真的用这种结构思考力的方法好好去写。现在就是应用的时候了,任何一个技能都要反复应用实践,经过刻意训练才能够内化成自己的本领。
例如我最近想输出的文章,其实也可以应用到结构思考力,那样每天的文章也不至于太散乱了。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这几个要点是时时刻刻都要记住的,并且反复运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