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的“有得”栏目中,我们介绍了《拖延心理学》。认清拖延之后,您开始行动了吗?如果没有,不妨从“习惯”下手吧。
我们听过很多关于习惯的格言,也知道一个好习惯能改变人生,很多牛逼的事情都是由习惯造就的。但是,您知道习惯背后的原理吗?
美国一位叫查尔斯·杜希格的作家,汇集上百项学术研究成果,并采访了300多为科学家和企业高管,写出这本《习惯的力量》,为我们揭开了习惯的原理,并告诉我们该怎样塑造习惯。
习惯——大脑偷懒的产物
人们每天有40%的活动都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你思考决定的。人脑中有一种叫“基底核”的东西,帮助大脑把习惯存储起来,遇到触发条件后,大脑休息,习惯运作。比如,你在开车的时候,所有动作都是一气呵成的,不用专门计算油门该踩下去几厘米,在路口前多少米开始减速。
习惯是为了给大脑省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省力。
而且,一旦存储进“基底核”,习惯就会永远存在。也就是说,消灭习惯是不可能的。
习惯回路——习惯的运行机制。
书中认为,习惯的运行由三个部分组成: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以上班为例:
暗示:7点10分,该出门了。
惯常行为:走平时习惯走得路线,这样最省力。
奖赏:1、没有迟到;2、顺利避开拥堵。
这个回路重复的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暗示和奖赏就会融合,习惯就此诞生。
习惯的改变
前面说到,习惯是不能被消灭的,但可以被改变,可以被替代。改变习惯是通过拆分习惯回路,用新的惯常行为来取代旧的。
不管是培养好习惯还是改变坏习惯,都离不开习惯回路,即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这三步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三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实验、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条件。
首先是找到暗示,我们一般不会去思考惯常行为有什么前置条件。也就是说,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什么情绪下,会做这样一件事。所以,第一步是找到暗示。
接着是奖赏的实验。当你开始寻找暗示的时候,就要给自己奖赏。这个奖赏必须是适合,奖赏小了,不足以引起改变;奖赏不适合,对暗示就不起作用。
最后,就是制定计划,不断改进。习惯是顽固的,它深藏在大脑深处,要改变习惯,制定计划是必要的。同时,要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习惯回路的运行情况不断修改,让新的回路顺利运行。
通过习惯回路的不断重复,逐渐培养出对奖励的渴求感,至此,习惯初步养成。渴求感越强烈,习惯就越牢固。
针对一些习惯,仅靠习惯回路还不够,比如戒烟、戒酒等。这时,可以加入特定团体,通过互相鼓励来建立信心,逐步改变习惯。
如果找到了正确的暗示和奖赏,插入新的惯常行为,任何习惯都能被改变。
核心习惯和意志力
书中还提到核心习惯的概念。核心习惯的养成,会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带动其他习惯的养成。它能造就小成功,继而推动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最后引发大的胜利。
人与人的核心习惯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意志力。将意志力培养成为核心习惯,对一系列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习惯的力量》中个人习惯的主要观点,关于企业和社会的论述,就不在此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原书。
感谢您的阅读,让您有得、有聊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