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坐一个多小时的车,觉得真是一个思考人生的好时机好地方——尽管思考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老生常谈的事情。而且鹿妹的思维一向跳脱,有时候一开始想的事情和最后想的事情如果不好好追本溯源,根本就没有任何联系。
又一次坐上回家的大巴,想着三周没回去了,回去之后是不是要先去看看外公?想起了我们,包括我弟弟和父亲口中最习惯的那个地方的代名词——“外婆家”。
可惜,“外婆家”已经没有外婆在了。
自去年11月底外婆去世,我奶奶就已经好几次纠正我的称呼,说以后不要再说“外婆家”了,换成“外公家”或者“舅舅家”,然而始终都改不过来,在父母面前提到也无人察觉。
或许是我奶奶比较迷信,也或许是她想让我注意,不要重提伤心事(主要是对我外公而言),可喊了二十年的称呼,岂是说换就换的。
每次想到这里,我总是暗自庆幸,在大四那年母亲节,心血来潮地跟着闺蜜去学校旁边的烘焙店做了一回小饼干。
原本我对这些活动是羞于启齿的,或者说是对于表达对父母亲人的感情是羞怯的,正如到目前为止我也不敢在电话里对着我妈妈说“我爱你”一样,遑论当面。然而闺蜜的心情感染了我,大学四年别的不说,厚脸皮和放得开的程度越来越大了,这是个好事。
寄回去之后,我妈没说什么,但是她把四包小饼干给了另外三位“母亲”——外婆、奶奶和舅妈。知道的时候我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啊,她们都是母亲,都享有过节的权利。然后我在跟妈妈吐槽式撒娇说收到了怎么就默默吃掉了的同时暗暗给母上点了个赞,如果是我,万万想不到这一层。果然我妈全世界最牛逼!
所以回到正题,一个人留给世界印象的方式很多,比如深深烙在我精神世界的“外婆家”,比如妈吹鹿妹的结论。以及如果那人好,值得你珍惜,那么请不要胆怯,大胆地表达情感,不要再用“近乡情更怯”来当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