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在五楼的楼梯口,我看到一个看上去很老了的不太高的男人,正在准备下楼。他衣着很不合体,衣服的式样也都很落后。从他踉跄的躲避来往学生和老师的步履看来,他的右腿有些残疾。我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果然右腿比左腿要短,而且右脚踝处突起,将脚拧成了不规则的“7”字形。我让了让他,他扶着楼梯站住,又让了让我,脸上带着谦恭和卑微的笑容。我跟他点点头,赶紧上去。心想这不知又是那个学生的家长,因为孩子顽皮来接受老师的批评了。
上午的两节课,上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在(4)班上的那节课。
今天的授课内容是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现在,许多老师说课难上,因为学生手里的各种辅导书和资料比老师手里的还多还齐全。所以,老师的定义正准确的验证着韩愈的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既然做老师的只是比学生学的早一点专一点,就不要再摆老师的架子。只要交给学生一点学习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解惑就可以了。
语文课尤其是这样。我让他们多争论多辩论,我也从中学到不少新东西。这就是教学相长。
“既然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就能生,不得就能死,我为什么不得?韩愈都能受胯下之辱,受瓢母之恩,我为什么不能?先得活着呀,”
说这话的事周天,这个学生的特点就是善思善想能言善辩。 “什么‘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而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谁说的?你要是给路边一乞丐扔一张大票,你看他要不要?再说,你敢这样给吗?上次我在街上遇到一个乞丐想我要钱,我说没有,他就一直跟着我,我跑他就追,直到我给了他一块钱,喊了他三声大哥,他才饶了我。你说洪七公何等英雄了得,他这些后人怎么这样呢?”
班级里哄堂大笑。
课代表王蓉蓉站起来驳斥说:“你这是胡乱联系。孟子让我们在关键的时候要舍生取义,而韩信受胯下之辱又不是关键时候。”
周天说:“怎么不是关键时候?他要不这样做他就死了,死了就没有韩信了,没有了韩信,大汉朝的江山就难说了,大汉朝江山不定,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你说关键不关键?”
周通这么一通假设,就把王蓉蓉给绕住了。
王蓉蓉憋了半天,崩出来一句:“那你的意思是舍生取义不对了?孟子不对了?那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对了?”
好!又把皮球给踢回来了。
周天说:“谁说舍生取义不对了?谁说革命先烈不对了?”
王蓉蓉说:“既然他们都对,那就是你刚才说的话不对了?”
周天说:“你说,我刚才哪句话不对了?”
王蓉蓉说:“既然你问我你哪句话不对了,就证明你承认自己的话有不对了。综上,我认为,你的话不对。”女生们热烈鼓掌。王蓉蓉坐下了。
周天气鼓鼓的,明显不服。王蓉蓉呢,一派得意洋洋。
胡启明慢慢举起手,我鼓励他站起来,大胆表述。他说:“为什么要争论这些无聊的问题呢?为什么不能把鱼和熊掌都留下呢?”
大家都笑起来。
王蓉蓉又站起来说:“鱼和熊掌有时候当然可以都留下,可是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留下的时候呢?”
胡启明说:“那要先生存下来,不是说生存权大于一切吗?不生存还有什么?”
王蓉蓉问问他:“那你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取义,只要苟且偷生就行了呗。叶挺说:为人进出的门紧闭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时候,你选择做人的尊严还是做狗的自由?”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胡启明说:“狗也有好狗啊,那看香港那个电影,那只无意间做了人的狗,他还很痛苦自己为什么做人呢。”
王蓉蓉锲而不舍的追问:“那你到底选择做人还是做狗啊?”
胡启明想了想说:“要是警犬,也能做。”
同学们大笑,连王蓉蓉也忍俊不禁。
周天在底下小声说:“不过叶挺也没有说他那条狗是什么狗啊?万一要是癞皮狗呢?”
胡启明挠挠头说:“那就算了。”
班级里再次哄堂,大家热烈鼓掌。
待他们讨论结束,我说:“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生命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有认真活着的权力,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意气用事而可能会导致生命的意外终止。像韩信就是这样,面对街头无赖的言语相激,他采取了一个“忍”,生活着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我们都要“忍”字为先。这也是灵活机动,就像周天你面对那个乞丐的追逐,你给了他钱,又喊了三声大哥,这就是“忍”,这和韩信采取的方法是一样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与义字无关。可是,我们的生命有时候会面临着这样生与死的选择,当有一天你真的要面临必须要“舍生”才能“取义”的时刻,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同学们都被我问的不说话。
生命和道义,义和利,善与恶,当我们真正面对的时候,才能发现它的严肃和冷酷。而在课堂上讨论这些,只是一个话题,是一个看似有答案其实却不好回答的话题。对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太过遥远模糊和正经。这个问题从前可能从来没有出现在脑海里。可是,从上完这节课开始,他们中可能会有某个人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知识给他们的成长可能要慢于生活给他们的直接体验,却会慢慢的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并塑造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两节课连续上下来,嗓子就有点冒烟,好在两节课之后,是课间操。
办公室里,廖华和小刘正在和分管初三年级的谭主任谈论陈老师。
“你说,陈老师冤不冤?许庆天天逃课,这学校里检查就天天扣他缺勤。陈老师能不急吗?打了他一巴掌,还把自己的盲肠打出来了。”
谭主任说:“盲肠是天生的,谁能打出来?”
廖华说:“陈老师打许庆固然不对,可是许庆身为学生,敢和老师顶嘴,和老师还手,才把陈老师气成这样。许庆这事要没有个说法,我们这班主任就没有办法干了。”
谭主任说:“你缠着我要当班主任才几天,现在就说不能干了。”
廖华说:“我那不是为了评职称吗?要是不为了评职称,我才不当班主任呢。”
谭主任说:“你这思想动机就不纯,不评职称,就不当班主任了?孙老师来了,你说说,孙老师年年当班主任,那是为了评职称?”
廖华说:“好了,好了,我说错了。自我批评。我的意思是,我的孩子不是还小嘛。”
谭主任说:“你的孩子能有房老师的孩子小?人家孩子还在哺乳期,不是照样当毕业班班主任?而且,你看人家把(8)班带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廖华说:“好好,我努力向她学习。不过,这能说明什么问题?不是充分说明你们学校领导没有以人为本,不关心女教师的生活和成长吗?”
谭主任说:“怎么就是你们学校领导了呢?你什么时候就站在学校和领导的对立面去了?”
廖华说:“谭主任我说不过你,你不回答我的问题,专门挑我话里的漏洞。谭主任你别避重就轻。”
小刘说:“那是人家谭主任有对话的技巧。”
谭主任说:“小陈体罚学生在前,这事也不好弄。”
廖华说:“小陈要是真想体罚学生,许庆能撑他打几巴掌?还会气出阑尾炎来?不过是给许庆气得。”
谭主任说:“再气也得忍着。”
小刘不服气说:“照谭主任你这么说,我不是来当老师的,是来给学生当孙子的了?批评他不听,叫家长他不来,骂他他还口,打他他还手。你说说该怎么办。”
谭主任说:“向许庆这样的,属于个例,很极端。”
廖华说:“就算是个例,就算是极端,现在遇到了,你说说,该怎么处理吧。”
谭主任说:“年级组已经有了初步意见,报请学校批准了,等老夏来了就知道了。”
我想起老夏给我的A4纸了。连忙从口袋里拿出来,说:“谭主任,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小刘和廖华一起转身看着我,说:“是什么东东?”
“老夏给我这个东西,我还没有来得及看。”我看廖华和小刘都很好奇,就把那张纸递给小刘,说:“来,小刘念念。”
小刘接过去,念道:
关于许庆事件的说明以及初步处理意见的报告
校长室,德育处:
许庆,初三(4)班学生。上个月因为逃课超过十二课时(两天),被班主任陈老师派学生找回学校上课,并进行了严厉批评。许庆内心不服,在班级里继续滋事,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胡启明发生争执,继而殴打,幸好被班级其他同学及时劝阻制止。鉴于此,班主任陈老师争再次批评许庆并责成他通知家长到校。许庆不服管理,再次陈老师发生争执,且出言不逊。陈老师盛怒之下,打了许庆一巴掌。许庆也打了陈老师一巴掌,导致突发阑尾炎住院治疗。目前仍在住院治疗中。事件发生后,许庆不仅没有通知家长到校,且继续逃课不回学校上课。目前(4)班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纷纷要求开除许庆,清除害群之马。年级组其他老师也有心无力,害怕在管理中再不慎出现其他或者类似的问题。
根据目前状况,同时根据中华人共和国、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教育法规、政策、条例,和我校每学期初发放的班主任每周必须向学生讲授和传达的《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关于“表扬和处分”这一章中相关内容之规定,年级组决定给予许庆“劝退”之处分,恳请学校德育处和校长室同意并拿出具体指导及最终处理意见。
初三年级组
年 月 日
另附学校意见三条:
学校会分别以校长室和德育处的名义去医院探望陈老师;
对许晴的处理意见学校里原则上同意年级组的意见。不过年级组要认真做好许庆家长的说服工作。
请年级组安排合适的老师代理四班班主任工作,保证班级工作正常进行。
小刘念完,说“这底下的字是谁写的?”
老夏正好进来了。听了小刘的话,说:“是校长亲自口述的,我记录的。”
廖华感慨的说:“老夏,你是个好人,始终是个好人。”
老夏笑着说:“又怎么了?你这口气可不像是在夸我。”
廖华说:“校长口述的痕迹在哪里?是有校长签名,还是有德育处的公章?”
老夏把白纸拿过去翻来覆去看,说:“他是校长,我不信还能赖账不成?”
小刘说:“来看看,他哪一条能赖账。”
老夏又看了看,说:“第一条,就是几百块钱的事儿。”
我也说:“重点在于体现学校对老师的关心和支持,表明学校的态度。”
谭主任笑着说:“第一条我保证。校长室已经安排了,今天中午工会主席和副校长就去,我也陪着。”
老夏看看我,说:“第三条?”
我说:“不会,不会。直到陈老师出院为止,我肯定恪尽职守。”
老夏说:“那只有第二条是可变量。”
廖华说,“义务教育阶段可不允许随便劝退学生,除非他触动了刑法,要负刑事责任,否则,说什么也得让他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以,老妖让你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是做不好,这一条,跟没说一样。”
小刘说:“廖姐看问题就是一针见血。我就是一个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