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步骤
1. 确定调查目标
- 调查什么动物(鱼类、两栖爬行动物、鸟类或哺乳动物)
- 调查动物什么(多样性、种群数量、栖息地)
- 调查范围时多大(全国、全省、保护区)
- 采用什么方法调查(点样法、截线法)
- 是否与其他区域的同类物种比较?
- 是否检测物种动态?
- 是否受偶然因素影响(天气、其他干扰)
- 确定研究对象的历史分布区
- 查阅物种相关文献
- 确定潜在的调查区域
- 栖息地需求
- 大多数调查结果不理想的原因 (没有具体的目标)
2. 取样
为什么取样?
很难调查到动物的全部
时间和物资条件的限制
实验或保护的目的取样标准
样地标准占调查总区域的5-10%尺度是否合适
取样方法
随机取样
分层取样
系统取样
3. 动物调查
术语
普查:完全数量
种群数量:估计某一研究区域内动物数量
密度:估计一定区域内单元面积的动物数量确定调查单元
一种动物(种群数量、分布模式)
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势度)
空间单元(分布区、核心活动区、领域)
时间单元(繁殖期、非繁殖期)调查线索
动物实体(鸟类、两爬动物、哺乳动物)
叫声(鸟类、两栖类)
痕迹(鸟类、哺乳类)
照相、粪便(环境DNA、宏基因组)常规调查方法
样带调查(陆生脊椎动物)
样圈调查
截线法调查 (动物到样线的垂直距离,distance)
点样法调查(地势陡峭的山区)
不同哺乳动物调查方法不同,
4. 栖息地调查
栖息地调查涉及的主要方面
个体的领域
群体的复合领域
栖息地利用
栖息地偏爱
栖息地选择栖息地调查区域
栖息地调查内容
海拔、地形、经纬度
与特殊景观的距离(水、村庄)
植被特点(树大小、种类、年龄)
地面特征
干扰程度
当地经济状况和保护水平
5. 数据整理
- 种群数量的矫正:探测函数校正方程
E(C)= pN
N = 实际数量,C= 调查数量, p = 探测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