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里面讲到一位爸爸说,自己一年只有7万的收入,妻子却想让儿子读学费 5万的学校,妻子说,因为圈子很重要。一语道破当今社会人对"圈"的向往。
为什么向往"圈"?
因为你不成功,就会很惨。
好"圈"意味着好的人脉、资源、财富,甚至你和你下一代的未来。
01 何谓是“圈”
到底什么是"圈"?
圈子是"圈",圈层也是"圈",一字之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圈子"是什么?
在百度百科里的定义是:集体或活动的范围。
我对它的理解认为,因共同兴趣、爱好或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它更像西方文化里的社群/俱乐部,是共同学习/交流的聚集地。
"圈层"又是什么?
在百度百科里我没有找到他的定义。
但BBC纪录片《人生七年》,则能给它一个很好的诠释。
影片记录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人生轨迹:
7岁,上流社会的John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他们生活路径明确,读牛津、入政坛。
7岁,贫民窟的Paul只能把"吃饱饭,少挨打"当成自己的人生愿望。
很多人都容易把这两种“圈”子搞混,以为"混圈"是混"圈子",其实骨子里要的是“圈层”,正如开篇故事里的那位母亲。
02 为何铸“圈”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写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额,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证明∶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人生七年》49年的跟踪调查,残酷地发现∶ 穷人家的孩子依旧是穷人,富人家的孩子依旧是富人,阶层进行了传承。
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88年做了一次对美国底层生活的体验,她揣着1000美元,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包括零售、清洁、老人服务.…最后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的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的地方,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和发现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兼职
因为做太多劳苦工作,无力做其他任何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最后她换了六份工作,但不管多么努力,终没有换来一个未来。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作者汤玛斯·皮特克提认为,当今的资本回报率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这将会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
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鲁校友、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马云有泰山会、马化腾有汕潮帮、高晓松有高氏显赫家族。。。
除了财富,还有权力和文化,这意味着掌控了社会的全部。
此时,你可能会想,作为什么都没有的普通人,是不是只配过躺平的一生?
对不起,你想错了。
金字塔结构下的社会生存,不成功就会很惨,连平淡的躺平也无法奢望。
这就是马太效应。
唯有努力跃迁,跨越圈层。
哪怕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
前人栽树,也许才有后人乘凉。
是不断固化的社会阶层在推着我们负重前行
03 何以赴“圈”
普通人没有强大的家世、人脉、金钱资源,何以赴“圈”?
答案是:把自己变成资源。
医学界脑科第一人的寒门教授李秉权和将门千金胡素秋的执手相伴,相守一生,即使只剩白骨也站在一起,成为佳话。撕开阶层缺口李教授靠的是实力,但保持阶层,更要靠实力。
《三十而已》里的顾佳,提着20w+的爱马仕头破血流终于走进了“圈”,但无法对等的资源供给,照样被太太们排挤、愚弄到倾家荡产,最终,是及时认清后的迅速抽离才得以善终。
如何把自己变成资源,三个锦囊或许可以助力。
锦囊1 以专为守
专也,外功也。是找到并练就一项看家本领,一为安生立命,二为资源积累,尤其对寒门来说,不失为重要。
如若幸运你已找到外功,就请刻苦深入并坚持。但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半途就已匆匆离去。根据《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毕业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占比刚刚跨过6成,这意味着有40%的学生一毕业就“裸专”了,而工作1-3年以后转行的比例则更高,意味着一切又回到起点从零开始,不是起点有多可怕,只是时间太贵。
曾经有位身边的朋友,凭借自己所学的过硬专业能力,获奖无数,短短几年实现职业3连跳,从农家草根到行业金领,是典型的破圈成功人士,然而当挫折来临时,因为太自负没有能坚持,到现在一直仍兜兜转转的职业跳动中,再无建树,当年千辛万苦挤进的“圈”,如今早已把他抛得很远。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你可以不是曾经的学霸,但一定要努力成为未来的行业精英。
锦囊2 以能为攻
能也,内功也。是为人处世、直面困境、持续学习的情商、逆商和学商。也叫可迁移的通用技能。
飞将吕布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因有勇无谋,被部下叛变,城破而捕被处死。
猛将张飞,善于奇袭,却因不会做人,被部下反奇袭,取其头颅,终其一生。
天下拥有专业技能的奇人异士不计其数,如何能做到有勇有谋,则需练其内功也。
如此广博的内功,我该去哪里练?此刻,“圈子”就可以是最好的借力。
圈子有千千万万,可以让你涉猎、深挖、拓展,机于兴趣,更基于需求,一定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切忌盲目。
我见过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这样的感受,感觉什么都缺,什么都想学,盲目报名后,最后大多然并卵,还越学越焦虑。学习也是有方法可循的:
1、 跟着有结果的人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让你有结果。
2、 跟志同道合的圈内人士学。扩展深度和广度,相互帮助和促进。
3、 学以致用。学习需要转化成实践,最好产生经济价值,提高资源价值。
借力“圈子”,可以让你事半功倍。但是,切记切记,入圈最重要的是链接牛人,靠近核心,成为核心;学习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把它作为介体,让知识转化成价值和经济,去构建成资源,去塑造自己。
请记住,只有资源对等的利益共同体才是行动共同体。
锦囊3 以心为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以我想把心放在最后。
当优秀的你真正做到了以上2点,在我心中你早已是英雄,因为,能坚持做到人真的不多。
但是,英雄,请别在路上丢失了自我。
起点时,相信每个人的初心都是理性的,但跨圈过程中的个中心酸,谁人能知。能做到及时调整,笑对挫折,始终保持初心,才乃真英雄也。
李诞在《奇葩说》里分享他的一位富人朋友,原本开着私人飞机去度假,不想碰到阿富汗王子的座驾,那是用波音747改造的超级机,停在一起时,自己飞机的就像玩具,富翁因此不悦,原本快乐的度假之旅也提早结束了。
所以,即使再富有的人,也会觉得有不富足,全因一个字——心。
身处社会最底层(第九层,生活都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一下子想入上流社会的机率肯定是微乎其微,毕竟灰菇凉只在童话里。但如果摆正心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先靠近第八层,做到生活能自食其力,相信并不是遥不可及。
梦想远大,需脚踏实地,生活艰辛,需快乐助力。心态决定形态,只有功利的达成,再甜也掺着苦味。只有你最愉悦的样子,才是离梦想最近的样子。
路遥说,我们每个人终将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
我想说,相比入圈层的成功与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并成长的自我,更加珍贵。
当摆正了心态,明晰了自己的位置、目标方向和成长路径,按自己的节奏勇往直前,必定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活出自己的精彩,是普通人在人生逆袭路上更阳光四射的罗马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