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19日上午9时45分,邓小平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出席广东核电投资公司与香港核电投资公司合营合同签字仪式。
李鹏和夫人朱琳上前迎接。邓小平与李鹏亲切握手,问朱琳是哪里人。朱答是上海人。邓问:为什么嫁给四川人?李鹏答:云南人不是也嫁给四川人了嘛。
这番有趣对话,引起哄堂大笑。
落座后,邓小平和省长、部长们一一握手。李鹏向小平同志简单介绍大亚湾核电站的情况。小平听后对大家说,现在的问题是快建设,早收益。
稍后,邓小平高兴地会见了香港中华电力公司董事长嘉道理勋爵一行,并与之约定,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之日,将共同为之剪彩。
会见结束后,小平要李鹏等人留下,汇报三峡工程情况。
邓小平对李鹏说:今天我们谈谈建三峡的问题,你谈谈是怎么安排的。
三峡大坝模型
李鹏回答:三峡工程需要3年准备,总工期17年,11年后第一台机组开始投产。三峡工程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争论比较大,一个是泥沙的淤积,另一个是坝高的问题。由于淹没面积大、移民多,过去是四川不赞成高、中坝方案。现在四川有人,还是重庆人,提出建设中坝,坝高180米,万吨船队可开到重庆。这些年重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在180米以下没有安排工程。中坝方案装机容量可以由低坝的1300万千瓦增加到2000万千瓦,增加7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由650亿千瓦时增加到1000亿千瓦时,增加300多亿千瓦时。
三峡瞿塘峡口 夔门
邓小平接着问:中坝方案移民增加多少?
李鹏说:现在低坝方案按150米考虑,移民36万,到电站建成时增加到50万。中坝方案按180米考虑,移民增加到100万,或者更多一些。移民问题,过去搞安置性移民,把农民迁移到别的地方。现在准备用安置移民的钱,开工厂、办农场等。移民可以种植经济作物,特别是柑橘,四川柑橘品种很好。而且,可以用移民的经费,发展乡镇企业,搞商品生产,增加收入。
邓小平肯定地说:现在的移民方针对头了,100万移民也有办法安置。可以发展乡镇企业,也可以搞第三产业,还可以发展旅游。
接着,李鹏介绍了“180方案”总投资、建设时间和设备等方面的问题。“180方案”总投资可能增加1/3以上,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的时间,可能延长一两年,但是采取“以电养电”的办法,第一批机组发电后,就可以用发电的收入作为第二期建设的资金和移民的资金。
三峡工程建设现在还没有开始,泥沙、航运问题没有弄清楚前不能开工。“150方案”每台发电机容量是50万千瓦,“180方案” 每台发电机容量是70万千瓦。机组开始可以从国外购买并引进技术,以后的机组自己生产。
邓小平关切地问道:长江建了坝,对航运有什么影响?
货轮上行峡江
李鹏回答:这两年过葛洲坝船闸的货运量每年增加30%左右。已经建了两个船闸,还有些问题,主要是国产设备质量不过关。3号船闸建成后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邓小平说:三峡工程是特大的工程项目,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好的东西,要考虑长远利益。过去是四川人不赞成把坝搞高,现在情况变了,四川人, 主要是重庆人同意“ 180方案”。低坝方案不好。中坝方案是好方案,从现在即可着手筹备。中坝可以多发电,万吨船队可以开到重庆。以后可有意识地把国家重大工业项目放在三峡移民区。
神奇巫峡
李鹏说:正在考虑专门成立三峡行政区,用行政区的力量来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做好淹没区的移民和经济开发工作。这个行政区应该包括重庆市,有了大城市,有一定的工业经济基础和人员智力的支援,便于发展经济。
邓小平讲:可以考虑把四川分为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城市,另一个以成都为中心城市。三峡工程建设现在开始了没有?
李鹏答: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始,泥沙、航运等问题没有弄清楚前不能开工。目前只做些准备,如修路、通电。宜昌通往大坝区有40公里路正在修建。
随后,邓小平还询问本世纪末电要搞到多少,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翻两番。
李鹏说:至少要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原来设想搞到2亿千瓦左右。现在看来,这个数不够了,因为除了工农业用电外,人民生活用电增加也很快,还要千方百计多搞一点儿。
办法就是大家办电,不是一家办电。“七五”期间要争取每年搞到700万千瓦,“八五”期间每年要搞到1000万千瓦以上,才能基本上保证翻两番的需要。只要政策对头,我看把电搞上去是很有希望的。
邓小平高兴地说:有人说电能上去了,翻三番都可以。那就按照这个规划去安排,看来电有希望,翻两番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