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有对错之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善。
2017,9,30 星期六 晴
壹
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不管这句话从逻辑上是不是解释得通,说得有没有道理,是对还是错,依然有人将之奉为金句。甚至我一旦用任何标准来评判,都可能存在哗众取宠的嫌疑。
但这句话的确反应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逐渐变得深谙世故,不只为所谓的“对与错”来口舌之争,因为大多数时候,你对了,并不能怎么样。
有些人在看完一篇文章或者一部电影,总喜欢一板一眼的找到与之相悖的观点或者漏洞来指责它的不足之处,这种吹毛求疵的做法也许没有过错。可凡事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太过于较真,只会深陷执念,囿于偏见。
你是为了获得愉悦感才去品读和观赏的,如果你喜欢,那就点个赞,如果你不喜欢,那就略过。这都是你的选择,从来没有强买强卖。任何展示出来的东西,都是为了让真正懂它的人而存在。
在网上,总有一群乌合之众,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就连别人一次呼吸都是错误,只有自己是对的。躲在阴暗的角落,不分青红皂白,用自己鬼畜般的言辞攻击别人。
即便如此,又能怎样?
你是能获得心理上的高潮还是从此站起来了?
所以,道德是约束自己最好的法律,但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别人时,就是一把直戳心脏的尖刀。
贰
生活中,见过太多热心肠的人,总试图用自己的教条主义来指导他人,就像一个人生赢家,所有的说教都只围绕一个中心:让我做你的人生导师吧!
可每个人都是为了活出自我,做自己的主宰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你的意见和建议,别人不一定适合;你再好的方法,别人不一定行之有效;你认为对的,别人也不一定要买账。
即便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做得每一件事都是典范,只要别人不接受、不认可,那你再对又能怎样。
何必要将你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呢,这既是一种“绑架”,又是一种伤害。我们不单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应该明白“己所欲,勿施于人”。
虽然说有理行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又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多数时候,有理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是卖弄玄虚、炫耀自夸,更非尖刀匕首用来伤害他人。
生活又不是考试,没有非错即对,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必钻牛角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演绎方式,只要没踩到你的高压线,你又何需拘泥于对错之分。
只有计较得越少,你才能体验到更多的快乐,何必要将是非曲直摆得那么清楚。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在懂得包容和理解他人的同时,又心怀善意的指引他人。而不是盛气凌人的揭人长短。
叁
恋爱中,两个人相处得越久就越容易产生矛盾,而且更多是为了轻于鸿毛的鸡皮蒜事,一言不合就闹得鸡飞狗跳,不是分手就是失联。
男的总试图以理服人,女的越是不可理喻。两性思维的差距就像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谁都难以摆脱。
可是你要知道,纵然占有千万个理,也无法处于上风。越是计较对错得失,越让人心灰意冷。爱情的美好之处就在于朦朦胧胧,模糊不清,就像镜中月水中花。一旦将本性赤裸裸地暴露出来,那么爱就会变得支离破碎。
这个时候,你的理,你的对,将毫无意义,没有丝毫价值可言。
两个人在一起,本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猜疑,多一分信任;少一分道理,多一分和谐。
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只有你情我愿、相濡以沫才能更好的携手相伴、惺惺相惜。
所以爱才能散发万丈光芒,比你“明事理、辩是非”更有魅力。
肆
谁都希望自己心如明镜,时刻保持清醒,可一个人最“难得糊涂”。一种是真糊涂,不谙世故,似与生俱来;一种是假糊涂,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却是大智若愚。
后者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看破不说破,亦不挖苦显摆。不为患得患失而烦恼,不为斤斤计较而论对错。
常说:“你认真就输了”。
事实的确如此,打开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玩世不恭又有何不可,过于认真,反而容易一败涂地。只有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善,才真正做到深谙世故而不事故。
人生那么短,精力是如此有限,只要做好自己,何苦要去产生那么多爱恨纠葛。即便你对了,又能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