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尤溪侠天下永远的宁静恬淡

漫漫人生,在孩提时代每个人都是牵着先辈的手走来。

比起摸黑走路的滋味,手持一盏明灯自是不会让前方的路太过迷茫。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福建尤溪,八山一水一分田,素有“闽中明珠”之称。在尤溪常常被后来人谈及的,便是朱熹。尤溪城南毓秀峰下的馆舍,便是朱熹的诞生之地。

朱熹在尤溪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他却非常热爱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深怀着浓厚的赤子之情,为尤溪题词、献墨,尤溪的山水都留下了朱熹的不少倩影。

他在这度过了美丽的童年,也在这留下了被后来人广为传颂的故事。

朱熹六岁时,抄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因无意间将“桃”写成了“挑”,便被父亲很严肃地批评了一番,并将诗词大意讲给朱熹听。

朱熹很受感动,主动请求重写一千个“桃”字。

抄写时窗外雷声大作,将满园的桃花打落。而朱熹却不为外界所干扰,仍专心致志地在抄写。

当朱熹一千个桃字写好之后,满园的桃花便又重新盛开。

故事的后半段看似有些玄幻,免不得是被后人添油加醋。

但主动请求重写错字,这行为在小小年纪却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其实,关于朱熹小时候的故事还很多,小沈郎坐沙画卦、六龄孩童胜棋王等等,尤溪为朱熹的童年增添的魅力并不只是一星半点儿。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对一个人的渗透,是点滴入土的。

至今,这里的人依旧再重复地诉说着“朱子家训”。其中,许多的内容都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

“忠孝节义,鱼跃鸢飞”,亦是朱熹伟大的思想文化和意境。前句代表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后句象征着万物各得其所,自由自在。

尤溪县汤川乡的侠天下的西门、长生、逍遥、江湖四座廊桥,正是以朱熹“忠孝节义,鱼跃鸢飞”思想而建造的。

西门桥,耶稣的门徒西门,作为忠孝人物的代表,便以其名命名了第一座廊桥。

长生桥,所歌颂的则是被称为“武圣”的关羽,义气走天下,乃三绝之一的“义绝”,因本字“长生”,所以取名长生桥。

江湖桥,顾名思义,游鱼在江湖中自由地跳跃。

逍遥桥,缘由来自“鱼跃鸢飞”中的“鸢飞”,指的是老鹰逍遥的盘旋于山谷之颠,其实是由于这里的景色太过美好,连老鹰也不舍离开。

朱熹的思想,在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的心中,重复地捆绑着文化的绳结。

侠天下的那般亲近自然的同时,又于其中赋予人文情怀,这片山山水水中的特产加上命名的智慧,朱子文化的魅力是那么的灿烂悠长。

烈日之下,走上廊桥,却好似一脚踏进了一种恬淡和宁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喜欢出发,喜欢在路上 一个人或者三两好友 看着太阳 从草尖上 从山的那边 从潺潺的流水边 慢慢升起 我不要那平坦...
    微语晚安阅读 3,647评论 0 0
  • 其实这部电影早在大一的时候就下载过,只是当时看到黑人第一反应就是不太想看,这次当然也有徐老师推荐的缘故,也因为正好...
    说吧_记忆阅读 3,517评论 0 0
  • 2017年8月12日,在骄阳似火的八月,郑州四中2020届新生迎来了为期一周的军训。 闫培新校长寄语同学们:“今天...
    新动力阅读 4,1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