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本人基本情况
(一)工作经验
(二)“三战”
(三)复习时间线
二、关于择校
(一)全日制 or 非全日制?
(二)MJC or MBA?
(三)为什么选择清华?
(四)为什么调剂厦大?
三、关于初试
(一)政治
(二)英语
(三)专业课
(四)在职复习的技巧与心态
四、关于调剂
(一)中央民族大学
(二)厦门大学
五、关于复试
(一)一战清华复试
(二)二战厦大复试
这是一篇写给在职考研人的经验贴,我将主要从择校、调剂、复试三个方面来重点介绍。至于初试部分,由于在职考研时间有限,我的经验比较“功利”,可能没有普适性,但是一些备考的思路和技巧,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本篇将详细介绍我的两年复试经历~
五、关于复试
复试中最重要的就是面试的心态问题。之前一个学姐说,你能站到复试的考场,与学术大佬面对面平等交流,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不要太考虑结果。其实能用一颗平常心应对复试,并正常发挥,已经超越大多数人了。
1.一战清华复试
清华复试需要准备作品集、面试、英语口试三个方面部分。2020年考研由于疫情原因,我有2个月时间准备复试,所以准备的比较充分。
我的作品集包括个人简历、科研设想、工作项目及文字作品、工作照片、本科成绩单、奖项证书等内容。
科研设想部分,我有报名科研设想班,在课上除了写作方法外,瓦叔还会根据我们的个人经历定制选题,也有往年的一些优秀案例进行学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去复习面试内容。
此外,由于设计水平和时间有限,我在准备好文字内容和图片素材后,有找设计师朋友帮忙设计,也节省了很大一块时间。但是比较遗憾的一点是,线上复试的缘故,老师没有看到我打印好的小册子,因此也没有成为我的加分项。
清华的面试和英语口试是一起进行的,整体20分钟左右,首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老师再提问中文问题,最后会随机提问一个英文问题。
我在准备面试内容前,再一次看了全网清华MJC经验贴中关于复试的部分,并把里面涉及的问题进行汇总。
我再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押题,整理出报考类、专业类、工作类、本科类、规划类、通识类六大类共50道左右的题目,写了近2万字的逐字稿,并进行英语翻译。
此外,我还报名了清华小姨妈、瓦洛佳的模拟面试课,并找硕士、博士朋友们帮我模拟面试,一共大概进行了7-8场的模拟面试。其中,清华小姨妈和瓦洛佳的直系师哥,在模拟面试中,根据我的简历为我定制了“专属定位”。而这些也确实是实际面试中,老师们关注的重点,在考场上,我几乎押中了一半的题目,所以整体表现比较放松。
由于我本人在品牌传播领域的工作经验,复试问题大多和品牌相关:
1.国外品牌和中国品牌的区别?
2.你怎么理解品效合一?
3.10万预算推广一个酸奶品牌,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上,你怎么选择?
4.工作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项目?
5.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on MCN?(我的研究方向有写MCN机构)
整体2年考清华非全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清华的名校红利已经消失殆尽,从2020年非全名额缩招一半由20变为10,再到2021年分数线大涨到390,清华非全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
我了解到,最终录取的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主流央媒的人员,也不乏本科人大、复旦新闻系的学生,2021年甚至有初试410+的前三考生在复试环节被刷,所以即使进入复试环节,最终结果也很难料。
2.二战厦大复试
厦大复试的准备时间严格来说只有3天。时间有限,我以最快速度找到针对厦大的新传补习机构,并让学姐给我进行一对一VIP指导,用3天完成了一个月的复试作业,并进行了6场模拟面试。
厦大的复试流程是专业课10分钟,英语口试6分钟,在2个考场分开进行。专业课和英语口试都是进入考场后,没有自我介绍,老师直接提问一个问题进行答题,再根据你的回答追问,在剩余1分钟的时候,会有提示不能超时。
由于一战清华时复试准备的很充分,因此在厦大的复试中我表现得比较从容自信,最终以复试成绩第3,总成绩第3被录取。
我个人感觉厦大的复试方式相对来说更为公平,学硕、专硕、非全打乱面试,没有自我介绍。而在清华,当你的竞争对手自我介绍来自人大、央媒,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后,实际上你已经输了大半。
虽然并不能否认别人在考试外的努力和成就,但单纯的对于考研来说,厦大的复试现场不论出身,是更容易让普通人通过努力逆袭的。
两年新传考研,虽然没有如愿成为“清新”学子,但终于可以说我是“吓大”的。转角遇见厦大,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这个命运馈赠的礼物,我当然要欣然接受。“热爱从不降温”,希望你我可以共勉。
如果还有问题或者需要资料的同学,欢迎进行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