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听美食---喜马拉雅听蔡澜

       记不清是哪一天了,团队长深夜送了个福利,就是蔡澜在喜马拉雅新开的栏目。很多年轻的朋友不知道蔡澜,或者不爱吃喝玩乐的不知道他。我是好多年前看到他为美食杂志写的专栏、还有去香港旅游时听到蔡澜的大名的。于是蔡澜在我心中就是好吃地方的代名词,想办法去吃吃次蔡澜推荐的地方和餐厅。自从结婚生娃后,就追寻的少了。

蔡老先生是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特邀蔡澜作为节目总顾问。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摘自百度)是不是觉得名气挺大。我也是吃了一惊,只知道他是美食家,没有想到成就如此之高,更加心生敬佩,蔡老先生绝对是活的最明白的人,能获得此成就绝不是偶然。

从普通人的角度听蔡先生的美食专栏,收获颇丰。听着听着总想着疫情过去一定要去这些地方吃起,民以食为天,一点都没有错。今天在听蔡先生的雪糕一集,室外40度的高温,听着都感觉凉爽。

蔡先生说:“小的时候雪糕小贩用一个铁桶,铁桶外面是一层冰,在里面就放牛奶,和放淇淋,一块摇拌,摇拌久了,牛奶和淇淋就贴在铁桶的壁上,用一个雪糕去挖,挖了以后放在一个桶上,给小孩子吃,这个就是最原始的雪糕了。”这种我是没有见过的,我小时候5分钱的赤豆冰棒已经是一根一根成型的了。

CREAM原来是淇淋淇淋就是牛奶的皮,把牛奶放在一个容器里面,拼命搅拌以后,上面就浮了一层奶皮,这个就是所谓的淇淋了,cream的译名叫做淇淋,加上一个冰字就是冰淇淋,就是雪糕了。这个是做雪糕的原理。

蔡老在音频中还比较了日本、意大利和美国的雪糕,疫情也无法出国,不过现在进口冰淇淋吃起来也方便。哈根达斯、意大利的爱茜茜里都是能吃到的,具体的滋味各人都不相同。了解了雪糕的制作原理,蔡老讲了疫情期间在家动手做雪糕的方法和乐趣。有简易版的,直接买现成的原材料淇淋,进行简单加工就制作而成了。或者用雪糕机器,缺点是洗起来麻烦。最后一种就是手动人工版,摇一摇版雪糕,据说这样做出来是最美味的,因为付出了劳动。是不是听着很有趣?

我是不打算尝试了,听听想想就觉得很不错了,想吃雪糕,直接去买个东北大板把!然后继续听蔡澜:好好吃饭,好好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