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说不但好看,还能领悟人生哲理,比正规死板的儒家经典,有意思多了。
但志怪小说多了去了,要论好看,当真环肥燕瘦,各有所长。
然,写得好的,还是不多,尽管这个题材十分吸引眼球。
下面就数一数我自己十分喜欢的几本志怪小说。
编辑
好看的志怪小说,首推《山海经》
其实《山海经》并非纯正的志怪小说,里面的神话传说,像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些,在儒家正统看来,都是荒诞不经的东西。但,《山海经》开神话、志怪之先河,没有《山海经》的脑洞清奇,就没有后来的志怪小说,故此,《山海经》功不可没。若论起志怪小说,不可不说《山海经》。
除了开志怪小说之先河,《山海经》上天入地,特别好看。这个好看不是指生涩的文言文,拗嘴的生僻字,而是《山海经》的内容。比如说,《山海经 · 南山经》记载:“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 食之不疥。 ”
编辑
翻译成白话:
有一种鱼叫做赤鱬,鱼身人脸,叫声像鸳鸯,人吃了它之后可以不生廯疥之类 的皮肤病。
这种鱼在现实当中还真有:你看看像不像水滴鱼呢?
但是有个疑问:古人又没有潜水设备,他们是如何知道这种来自深海鱼的呢?
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编辑
跟《山海经》齐名的其实还有另外一本书,名为《汲家琐语》。但是,多为占卜啊、问卦之类的东西,除了少数人喜欢风水的人,估计大部分人都看不下去。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大盛,好看的真不少
这个时期因为社会动荡,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故此,百花争鸣百家齐放。
志怪小说异军突起,十分兴盛。
然,因为年代久远,大多遗失了,不过传下来三本:
除去 《博物志》、《搜神记》和《搜神后记》。
真是令人扼腕而叹啊。
编辑
即便如此,但一本《搜神记》,足可窥见魏晋风骨。
但这本《搜神记》的由来,比书里的故事还传奇。
话说东晋初年,干宝的父亲有一个小妾,深得其父喜爱。等干宝父亲去世,在下葬时,其母便把这小妾推于墓中而活埋殉葬。
十多年过去,干宝母亲去世。因为要与他父亲合葬,就打开了墓室,却发现父亲的小妾伏于棺椁之上,似乎还有气息。家人将她抬回家,几天后竟然慢慢苏醒过来了!而且,自此之后,这个小妾居然长了一向本事:家里面有什么好事坏事,她还能够提前预示,并非常灵验。
编辑
从此以后,干宝就对这类事情特别感兴趣。无论是别人遇到,还是自己听说,就记录下来。最后,编撰成书,就是这本《搜神记》。
全书记录了四百多个故事,神仙鬼怪、妖精佛道杂糅一处。大多篇幅短小精悍,情节十分简单有趣,但是想法奇幻,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有人甚至认为,干宝的《搜神记》才是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山海经》不算。
编辑
隋唐多神魔,两宋偏鬼怪
隋唐时期的志怪小说,最出名也最有趣的,当属:《酉阳杂俎》和《镜花缘》。
《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自幼喜欢八卦轶闻。他有个优势:博闻强记,书籍看过之后,过目不忘。
而且他经历丰富,自小随父入蜀,成年后为官又四处游历。这两个条件为他写《酉阳杂俎》奠定了基础。
编辑
成年后,段成式偏爱奇闻密录,收藏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杂书。为官时,偏偏做了秘书省校书郎,有资格随意出入皇室藏书阁,查阅人们别人根本看不到的孤本奇书。
怎么说呢,段成式这个人有点像现代的某些记者,专门挖黑料,抖包袱。但《酉阳杂俎》诡异玄幻,看起来头皮发麻,不像《镜花缘》那么受人喜爱。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其实,更像《镜花缘》的升级版。比如女儿国的桥段,其实在《镜花缘》当中有十分细致的描写。
编辑
两宋的志怪小说偏爱鬼怪故事,但其中佼佼者当属《夷坚志》。咱们现在熟悉的养生八段锦,最早就出自《夷坚志》。
现代网络流行的什么《百鬼夜行》之类的,包括东洋人的鬼故事、鬼文化,很多都是直接抄袭、借鉴《夷坚志》。
你以为东洋故事异想天开?其实,都是人家宋朝人玩剩下的罢了。
选个张子能的故事,见识一下宋朝人的脑洞吧。
编辑
太常博士张子能娶妻郑氏,花容月貌,但年纪轻轻得了病。临终前郑氏说:“我死后你肯定会再娶,所以不必挂念我了。”张子能起誓,决不再娶,若违誓约,必为阉人,不得善终。然后,郑氏死了。
三年后,张子能升任大司成,右丞相郑洵仁想招他为婿。但张子能记起曾经发过的誓约,没答应。郑洵仁便请皇帝下诏赐婚。成婚当晚,皇帝赐给张子能珍珠帐,价值缗钱五十万之多,但张子能闷闷不乐,长吁短叹,对新婚妻子也很冷淡。
有一天,张子能在书房午睡,朦胧间,见前妻郑氏从窗外飘然而入,骂道:“这么快违背誓约吗?灾祸不远了!” 然后,冲上来一记“猴子偷桃”,张子能觉下身痛不可当,怪叫一声,郑氏已不见踪影。
此后,张子能成了太监,宰相女儿一辈子守活寡。数年后,张子能抑郁而终。
编辑
明清是志怪小说的鼎盛时期,作品无数,然,好看的还是不多
明朝有《封神榜》和《西游记》,清朝有《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前面三部大家相对比较熟悉,因为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很多。但《阅微草堂》笔记大家就了解的少一些。挑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吧。
有个盲人大概三十多岁,常年在卫河码头询问一个叫殷桐的人。一边打听一边解释:夏殷的殷字,梧桐树的桐字。有人晚上跟他睡在一起,发现此人连做梦都在喊殷桐这个人的名字。但是,他绝不对人说出自己的名字,今天说自己叫张三,明天又说自己叫李四。
编辑
十多年厚,码头上的人都认识他了。一天,一艘运粮船停在河边,瞎子照例站在岸上询问,有个人跳了起来:原来就是你,殷桐在这里,你能把我怎么样?
瞎子立刻扑上去,抱住殷桐的脖子,开始撕咬。两人的鲜血撒的到处都是。众人根本拉不开,最后一齐掉入河中死了。这二人至死都无法分开:殷桐把瞎子左边胁骨全部捶断,但瞎子十指全部插进殷桐 后背,深入寸余。殷桐脸颊和颧骨上的肉,几乎都被瞎子咬下。
但人们始终搞不清他们有何冤仇。
一个瞎子,要找有眼睛的仇人,几乎不可能办到。
身体虚弱却跟强横的人搏斗,不敌对手也几乎是肯定的。
可他竟然能够坚持十多年不放弃,这份意志力真是令人钦佩啊。
编辑
总结一下:其实,好看的志怪小说很多,出众者并不多。
所谓各花入各眼吧。
不过,最后还想推荐几本,因为不能算作纯正的志怪小说,但也妙趣横生,读起来捧腹大笑或者伏案沉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西汉的《淮南子》以及宋代《太平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