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秦穆公有一匹宝马走失了。后来被岐山一带的农民抓到了,这帮人在上顿没下顿之际把马肉剁吧剁吧做了肉馅,此等恶行被官吏抓个现行,捆绑到穆公面前就要杀头。秦穆公这时体现了高瞻远瞩的能力,说了一句逼格很高的话:“君子不会为了牲畜而去害人,我听说吃了马肉就一定要喝酒,否则会拉肚子,来人啊,赐酒!”
这事儿不是我瞎掰,是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里写的,你不由得不信。但说句实在话,我感觉这帮农民一定是有特殊之处的,要不穆公怎能轻易就饶过他们呢,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这种推断十有八九是准确的。
当年秦晋大战,晋献公的妃子作乱,把太子搞死了,献公其余两个儿子重耳、夷吾流亡国外。下面主要说说这个夷吾,脸皮既厚,心还够黑。
秦晋大战后,晋献公很快就死了,国内一片混乱,这时候在国外卖单儿的夷吾找人跟秦穆公搭话,意思是想回国继承王位,能不能行个方便。好处是贡献河西八城。
穆公一句废话没有:“可!”派大将百里奚护送夷吾回国当王。
可是夷吾当上国君后,河西八城的事儿是一字不提,穆公的手下就不干了,劝穆公找夷吾要个说法,穆公呵呵一笑,过去的事儿就让他过去吧。
夷吾当上国君后,在国内立威信,杀了一名大官。这时又有人跟穆公说:“晋国现在乱得很,夷吾因为杀了一名官员,百官跟他都不亲了,趁此时机应该一举拿下晋国!”
穆公干了一口普洱茶,徐徐的说:“百官能眼瞅着让刚当国君的夷吾杀官员,那说明他们君臣关系是不错的,晋国怎么会乱呢?”属下惊呆了半晌,大拇指一竖:“您这话是真高啊!”
转过年来,晋国大旱闹饥荒,夷吾展现脸皮厚的一面,派人向穆公借粮食,穆公问左右,借是不借。大夫公孙支曰“丰收和欠收谁都难免会遇见,没准明年我们就欠收呢,不能借,尤其是夷吾!”
此时,穆公继续展现高尚的一面,又是金句出口:“夷吾得罪了我们,跟他的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借,多多的借”于是命人又是船,又是车的拼命往晋国送粮。
果然又过了一年,秦国欠收,大夫公孙支说:“咋样?轮到咱们了吧?咱们去晋国借粮,看看夷吾咋说。”穆公说:“然!”
夷吾这次展现了心黑的一面,对公孙支说:“不借!”并且随后还召集大臣,“趁秦国现在闹饥荒,去攻打他,一定有大收获!”于是率军进攻秦国。
想想就知道,饿着肚子能打胜仗吗,很快穆公就节节败退,恰好逃到岐山一带。这时候出现了武侠小说里的奇遇,这事儿被当年把穆公宝马包了饺子的那帮农民碰见了,报恩的时候到了,一股奇兵突袭夷吾,把他杀得打败,还顺手把他捆了。
看着跪在堂下的夷吾,穆公瞥了一眼夫人,说:“来人啊,我要用晋国的国君给上天打打牙祭!”话音刚落,夫人冲着他跪下了:“我王呀,念在他是我弟弟的份上,饶他一命吧!”,穆公正待发话,堂外来人禀告,周天子派使者来了。穆公从使者嘴中了解到,周天子是为夷吾求情来了,因为晋跟天子同姓。
穆公心里暗暗发笑,嘴上却说:“我原本把抓住夷吾当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到头来却让天子来求情,还让夫人伤心,看来这么做是没有意义的呀”,这穆公要么不说话,只要说话就逼格满满。
于是就把夷吾送回晋国,但让他把太子送回秦国当人质。
故事如果到此就结束,大家可能觉得这穆公有点傻了吧唧的呢,别急,还没完。
过了两年夷吾死了,他那个在秦国当人质的儿子坐不住了,没事就寻思,“我爹死了,我得回去当国君啊,我还有伯父呢,他要是回去,我就玩完了。”还记得开头提到的晋献公死后不是有两个儿子流亡国外吗,对,那个叫重耳的,一直等待机会呢。
秦穆公有意无意的放松戒备,让晋国太子跑回了国做了国君。紧接着穆公开始大怒,这个人怎么随随便便就跑回去呢,也言语一声,我不能再忍了,于是把重耳迎接到秦国,重耳喜滋滋的来了。
穆公说:“为了表示我对你尊重,我要为你提一门婚事”
重耳心里乐开了花,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再婚。但当他听穆公接下来的话以后,完全呆住了。
原来穆公要许配他的这个女子是夷吾的儿媳妇。
“这......这.....可能很刺激,但是,这事儿有点磕碜啊”重耳想。
无奈寄人篱下,秦命难为啊,最终重耳接受了秦穆公这门婚事,至于婚后是否快活,就不细表了。
后来穆公力保重耳当了晋国的国君,也就是晋怀公,还借他的手绝了夷吾的后,杀了太子。
穆公这一整套骚操作我觉得是很妙的。其实他早就看不上夷吾,但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搞掉他,就一再隐忍,秉承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想暂且放下。夷吾也真是争气,一步一步作死,最后还搭上了儿子的命。
秦穆公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秦君之一,以其政治智慧和战略远见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大力发展国家,推动秦国逐渐崭露头角,而且在处理国内外事务时展现出高度的谋略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