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后”嫂子

(四)张寡妇来了

在儿子的眼里,他们父亲是好父亲。尽管小时候,因为工作忙,一年也见不到父亲几次。但儿子们知道,他眼里,有家,有他们的母亲。

有一年夏天,父亲带回来几块“的确良”的布料。的确良,现在叫涤纶,那时候刚刚流行。父亲特意吩咐他们的奶奶,给全家每人做一件时髦的衣服,照一张全家福。奶奶给了母亲一块不起眼的布料,蓝色的,没想到做出来穿到母亲身上,很淡雅,素净。那时候,依然年轻着的母亲,赶集走亲戚的时候,穿着这一件衣服,惹来了许多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神。母亲是高兴的,那也是母亲最高光的时候。这让母亲记了父亲一辈子的好。

母亲对父亲,是崇拜的,总以为自己的男人,是做大事情的人。小时候,刮风下雨的晚上,两个儿子就过来陪着她。她感激丈夫,给了她两个懂事的孩子。夜里,孩子们早早躺下,母亲做着针线活,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听着雨声,给他们讲些父亲在部队上当兵的事情。在他们的印象中,父亲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后来到城里不久,奶奶去世,母亲的身体,也开始有了毛病。谁家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和父亲能白头到老,老李家的两个儿子,也同样如此。但很可惜,好不容易熬出来的母亲,还是在奶奶走了以后不久,随后离开她忙碌了一辈子的家。母亲临走前的嘱托,父亲的彻骨悲怆,让儿子们进一步理解了父亲和母亲的感情。父亲不再娶的态度,孩子们也是赞同的。

一晃五年过去,老李退休好几年,还是独身。孩子们早已经有自己的小家,房子宽绰,但老李哪里也不去。日子久了,孩子们担心父亲,转变态度,开始动起心思。

大儿媳妇在银行工作,她有一个要好的同事,两人无话不拉。同事几年前没有了父亲,而六十不到的母亲,当时看起来还算年轻,性格也很温顺。听同事说,自己和母亲,也是被父亲带到城里来的,一辈子没有享到福。

同事母亲是良善之人,脾气柔和,说话从来没有个大声,性格和婆婆很像。也许人和人之间,真的存在着缘分。大儿媳妇仅仅去同事家里吃了一顿饭,就想把同事的母亲介绍给老李。她回家和老李的大儿子说起这事。

时间,是有治愈能力的。虽然仍然想念妻子,但孤独也在日日夜夜噬咬着老李的心。老年人觉少,睡不着的时候会胡思乱想。一想到夜里可以有个人,和他一起对抗衰老和孤独的时候,对于再娶一事,老李也渐渐地接受了。那时候,他大儿媳妇还没有回来提同事母亲一事。

老李的家,在我的商店西一边。他有时候去东边的体育场散步,要路过商店,回来时,需要什么,也到店里买。他的工资高,对价格上也不甚计较,天长日久,商店里的人,对他印象很好。

有一位张寡妇,在商店东边的小区暂住,丧夫多年,喜欢唱歌跳舞。平日里,打扮得也年轻,看身架有五十多岁。寡妇不缺妩媚和妖艳,相亲几何,高不成低不就。有好事人给她和老李牵线。老李的高工资,让张寡妇夜里做起美梦。她就想找一个晚年让她能躺平的男人,老李就是最佳人选。

张寡妇也有一个女儿,不知为什么,她和丈夫,就结了这么一个果子。年轻时,丈夫能挣钱,年轻时,张寡妇也会花钱。别人让她存几个钱,她总会说,老来再说老来的话。可忽然有一天,丈夫在工地出事。享了大半辈子男人的福,钱也没存下多少,张寡妇的福气也跟着男人走了。

张寡妇看中了老李,不如说张寡妇黏上了老李的高工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 老李嫂子,是周围人们对她的称呼,不,是可以称为尊称的称呼。 老李嫂子每次遇见相熟的人,总会老远就打招呼,然...
    牧心5阅读 2,755评论 5 7
  • (三)想念 女人走后,老李白天黑夜地想,想自己的女人。 他把女人跟着他的年头算了一遍又一遍,甚至连天数和早晨傍晚也...
    牧心5阅读 2,087评论 4 10
  • (一) 这天一早,我去店里。路过桥头,看见有几个卖菜的,其中一个鲜菜摊上,摆着菠菜,小葱,小葱根上,还带着潮湿的泥...
    牧心5阅读 1,781评论 3 9
  • 文|在昔 ―01― 老李的儿子要结婚了! 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要了了,老李和老伴仿佛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心里就像绷紧了...
    在昔阅读 3,916评论 2 5
  • 老李在村里的口碑极好,每天来找他喝茶的人不在少数。老李呢是家里的老幺还读过几年小学会简单的识字和算数,娶了一个...
    巫拉拉1988阅读 5,312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