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两大关键:氛围营造与兴趣尊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它不仅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常常利用假期和周末的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常看到家长捧着《唐诗三百首》追着孩子跑:"这本好!那本有用!"孩子却像躲猫猫似的溜走。

关于孩子阅读,我想分享两点重要的心得。

一、环境氛围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氛围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朋友把客厅改造成"阅读角":实木书架占满整面墙,儿童绘本与百科全书错落摆放。

起初孩子还翻着绘本搭积木,三个月后竟主动抱着《昆虫记》蹲在角落观察蚂蚁。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当知识触手可及,探索欲会自然萌发。

不必纠结书架是否装满经典,关键是让孩子看见书籍作为生活背景的存在。只要书有了,孩子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爱上阅读。

这就好比球馆老板家的儿子,从小生活在充满篮球氛围的环境中,周围都是打球的人,到处都是篮球相关的元素,那么他天生就会对打球产生兴趣,仿佛这种技能是与生俱来的。

二、把选书权交给孩子

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兴趣是推动他们持续阅读的关键因素。我觉得,家长一定不要替孩子选书。

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选的书往往是寓言故事、唐诗三百首之类的经典读物,虽然这些书确实很有价值,但如果孩子对这些书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很难主动去阅读。

家长要做的,就是定期带孩子去书店、去图书馆,让孩子自己去挑选喜欢的书。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需要在一旁陪伴,不要参与孩子的选书决策,哪怕你觉得孩子选的那本书不合适,只要他愿意看,也不要干涉。

儿童教育专家曾追踪两组家庭:A组家长按书单购书,B组让孩子自主选书。三年后发现,B组孩子年均阅读量是A组的2.3倍,且能清晰阐述书中观点。当阅读变成"我的选择",知识才会真正内化。

教育不是雕刻,而是生长。当我们放下"为你好"的执念,把阅读权还给童年,那些看似"无用"的书籍,终将在某天绽放出意想不到的思维之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