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和平庸的鸿沟,不止是自律勤奋、努力上进。
一个人学历很高、积极进取,但在成事方面,总不尽人意。因为在这方面他还没开化。
人头脑混沌时,无论怎么努力,只能在成功门外挣扎。
人一旦开窍,思维通了,成事就容易多了。
01
知乎博主@李苦李讲过一段亲身经历。
25岁那年,李苦李从京东离职入职百度。当时公司竞争激烈,他被裹挟其中,焦虑不已。
每天忙忙碌碌,却又没有什么成绩。如此下去,早晚会被淘汰。
架构师久哥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李苦李的职业生涯。
久哥问他:“如果用5年的时间学习数据库,你能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李苦李说:“应该可以吧。”
久哥继续说道:
“你现在25,5年后也才30,30岁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为什么不去做呢?
你看看周围有多少30岁的人还一事无成,而那个时候的你已经是数据库专家了。”
李苦李听了这番话,一下子开窍了:
什么都学,等于什么都没学。除了让自己变得平庸,别无意义。
花费全部精力,专攻一个方向,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于是,他不管别人怎么疯狂内卷,潜心努力钻研数据库。每天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就是研究各种数据。
白天在公司抽空学,晚上回家接着搞,每天到凌晨两三点基本是常态。
一年后,就能够在公司把数据层重构,将系统负载降低了40%.
三年后,别人还在原地踏步,李苦李已经连升三级。
后来,他离开北京回到西安老家发展,凭借超群的专业技能,没怎么费力就拿到了华为的offer,而且待遇比在北京还好。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稳定,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
4月10日,河南事业单位精简60.7%,打破铁饭碗。
事实证明,这个时代根本不存在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技能。
当你拥有不可替代的能力,你才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02
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先思维升级。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不难发现,有些厉害的人,并不是赢在了能力上,而是赢在了思维方式。
亚历山大大帝是活跃在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国王。
他在远征波斯领地吕底亚的时候,神殿里供奉着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捆绑在柱子上的一辆战车。
相传解开这个绳结的人会成为亚细亚之王。很多技艺高超的挑战者都没能解开这个绳结。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着这个结,却始终没有找不到绳头。突然,他拔出剑来,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平面交通被堵成一锅粥时,立交桥上则各行其道,畅通无阻。
提升思维就是给你架起思维的立交桥。
03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计划是行动的前提,执行才是行动的真谛。”
世界上的很多成功,往往都来自超强的执行力,而失败来自严重的拖延和迟疑。
我的高中同学球妈,她原本学的财经,在北京某证券公司从业务员做起,一度有了自己原始资本。在经历股市大起大落,看到大量股民的凄惨遭遇后,她决定放弃做操盘手的梦想,开始做自己喜欢的服装生意。
说干就干,租了门面,就开干。凭借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善于学习的优势,小店有了可观的利润。
转眼到了2011年,球妈看到好多回头客试试衣服就走了,问了他们以后才知道,大家都开始网购了,实体店受到不小冲击。
然后,球妈决定关闭北京的店铺,卖掉北京的新买的房子,拖家带口,前往深圳做服装电商,淘宝做到36万粉丝的皇冠店主。
淘宝生意火了,但是好多人又转移到直播购物了,球妈又毫不犹豫直播带货。
从北京到深圳,果断转行,卖房关店,拖家带口,球妈表现出了超强的执行力。
生活中有太多人,对现状不满,想要做出改变,但又害怕改变。最后在不满中消耗自己。
你要时刻记得,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
想减肥,就立马管住嘴迈开腿;
想掌握新技能,就立马找老师、找资料开始学习。
只有当你行动起来,你才有可能拥抱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拥有超越常人的技能,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化,你就能永远处于台风眼的位置;
阅读的意义根本不在学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加入优质社群也是向优秀的人学习其思维方式的好方法;
执行能力的提升可以从日常小事做起,想要跑步,穿上鞋、打开门就出去了,再慢慢过渡到有难度的事情上。
专业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提升后,你也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成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