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危机与冒险的当下,我们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揭发事物本质的动力和好奇心,缺少怀疑一切的心态和对固有模式的颠覆。
1.麦肯锡的金字塔结构,找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及解决方案。
我们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在家是乖孩子,听父母的话,在学校是好学生,听老师的话,在踏入工作之后,是任劳任怨的好职员,听领导的吩咐。
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再根据指令去做,如果一旦有不按套路出牌的情况,我们就会显得手忙脚乱,丧失对事情的控制,显得无比被动。
比如说参与过商务谈判的人都知道,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谈判风格都会差别非常的大。如果我们只按一贯的风格,恐怕很难适应这种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场景。
所以我们需要制定出来可能出现所有情况方案,来面对抠搜的印度人,死板的德国人,高素质的日本人(不要喷我)。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同时尝试把一件事情,描述给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一样职位,不同行业,看看他们是否都能够get到你的观点。
2.训练逻辑思维,找到事物发展的本质。
现代的社会工作中,我们缺少怀疑一切的心态和对固有模式的颠覆,总是在不停的接受知识,但是从来都不问一下问为什么?
现在总有一些国学课和国学幼儿园,拿着几千年来璀璨的文化,有他们毫无逻辑的思考方式来误导国人。
其实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古代的典籍和经典,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问题而出现的。而并非为了几千年之后的人们。
我们都听过商鞅变法,那么商鞅变法到底变的是什么的?当时的社会状态是什么样的?秦始皇为什么会接受商鞅的建议?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这是否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基础上用变法是哪年是由谁推动的?
在现代的国家、公司、个人发展过程中,我们能从商鞅变法中得到什么,学到什么?他的解决当时问题的思路是怎么样的?这才是真正的精华。
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
3.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我们总是以为我们得到了最好的解决方案,进而展开行动,不过这都是我们凭空想象的,缺少客观数据的支持。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之前好多的朋友都说You work hard ,but not smart,而且非常的不职业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会想到的是面子,感受,个人喜好,而非客观分析和数据支持。
那么问题解决的思路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数据支持、案例分析到假设,到验证、最后才是实施。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销售行业中,销售额总是上不去,第一步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际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销售人员的专业度不够。第二步,我们的假设是主要销售人员的专业度得以提升,那么销售额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注意,在这里有很多人以为得到的假设,就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但这只是个假设。
第三步,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当销售人员的专业度提升之后,销售额仍没有得到提升。那这显然就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就不会到第四步实施。
我们再返回到第一步,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得出的假设是,如果进店人数得以提升,销售额才可以得以提升。第三步验证,发现进店人数提升之后,销售额有了相应的提升。那这就是我们想找的点,才会有第四部真正实施。
这也就是PDCA法则,plan, do, check, act。
我们缺少的不是知识,不是环境,而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