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了解自己,你就活的越舒适越通透

某个午后,我拿着第一本书的部分文章去朋友的小院里聊天。天气很热,我们窝在她家东面的墙根底下喝咖啡,老天爷好像特别眷顾我俩,三不五时就凉风四起,吹得每个毛孔都特别舒服。

两年不见,我们都有些不一样了。她是个追梦的女孩,从高中开始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最想干的事情是拍电影。一路顺风顺水,写出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我好像滞后很多,这么多年都是在混沌中狼狈地摸索。

听过一句话:“人都是一夜间长大的。”我并不十分同意。岁月从来都是敲锣打鼓的,只是有时我们选择充耳不闻。很多人活成了一棵树,在静默中拼命地盘虬卧龙,用尽力气在地底开疆拓土,迎风时也会顺势颤抖,电闪雷鸣中也劈身倒下,但过不了多久便又在原处抽枝发芽,活得繁茂又倔强。你只见它生生不息,却不知其间断了又续、续了又断的无常命理。

写作于我,一开始很像是又新鲜又刺激的神来之笔,如今却仿佛是人生中最后一件软猬甲,山穷水尽也舍不得脱下。换言之,若是连写作也不能让我从迷茫中解脱,那我的后半辈子过得可能比前面更困顿坎坷。还好,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的门。在经历了许多尝试以后,我终于从写作这条路上找到了人生的出口。我发现叙述是一种神奇的心灵按摩,当你把一件事、一段心情、一个故事写出来,你就像和自己在深度沟通,很多浅层表达触碰不及的情绪会在写作的时候缓缓浮出水面。这个过程恰如一场旷日持久又时断时续的对话。你在这场对话中慢慢地看清自己、了解自己。这个自己有时让你吃惊,有时让你恐惧。

很多刚开始码字的年轻人都问我,写书是不是能挣很多钱?写书会不会让你很出名?老实讲,不管事实上如何,这都不是我写作最大的目的。我最希望的是,能够通过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观点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显性思维与潜意识里的“我”高度一致的时候,这个人在生理上才会有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可惜的是,在通往内心的道路上,很多人无功而返。迷茫与无知便应运而生。要知道人生最大的孤独不是身边没有朋友,而是心中遗弃了自己,而我们最需要的东西也并不是来自别人的关注,而是顽强不息的自助。这其中最大的自助我认为就是实现自我认知。

简单来说,人终其一生都是在探索自我,你越了解自己,你就活得越舒适,越通透。读书时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你就能更清楚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冗杂社交选择的朋友和敌人,会让你更明白自己的性格和立场。而写作,我始终认为是最事半功倍的。了解了自己才谈得上正视自我、开发自我和成就自我,在文字中收拢心性、消解苦难,这辈子我愿始终与文字相生相伴,澄澈清明,自开自落。

读完这篇文章我比较认同的观点:希望能够通过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观点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显性思维与潜意识里的“我”高度一致的时候,这个人在生理上才会有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 | 蝶舞 这是一个很殇的故事,如果又让大家泪如雨下,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其实我也不想的,可是我不想虚构美满,我...
    一号哨位阅读 3,624评论 0 0
  • 我第一次听说反射这个概念是在《Java编程思想》中看到的,说起这书我有些忧伤,当时自学Java,没有前辈指导,自己...
    yeonon阅读 1,930评论 0 0
  • 这里独具嘉绒藏族特色 沿着青石板路,走在幽静而又略带神秘的寨子 蓝天、白云、飞鸟、还有街道上的黄狗 淳朴的藏家人,...
    麦子dee5阅读 1,937评论 0 4
  • 我站在你渴望的远方,看着时间 等你 在希望被吞噬前,等你 日落前 一定要勇敢的奔跑啊 跑掉鞋子,磨烂脚掌 也要奔跑...
    广电二班03高鹏阅读 1,605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