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就想着长大,因为长大了就能够做许多事情。这真是最傻的想法了。
等长大了,原来那些以为能做许多事情的人啊,并不代表着拥有更多,而是失去许多。
长大,就是慢慢的失去过去的成长之路。
谁也不会想到,那个硬朗和善的老人,会忽然之间离开。
爷爷在那个年代属于国家干部,是有正式工作的,在他退休后能拿退休工资。这一点和当时村上其他老人不同。当别的老人上了岁数依旧还操劳着自家一亩三分地,为了生计而每日辛苦劳作时,爷爷的生活显得悠闲而自在。
在当地会逢集,按照农历来算的,每逢三五八各地卖东西买东西的人会聚集到一块,从事交易。这一习俗流传千年啊,就连以前中原草原边市互换是这个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开市。
这时也是我们几个小孩子最开心的日子了,值得期待。由于一个村的,乡里乡亲都沾亲带故,我的爷爷可能是别人的小叔爹、或者外祖父,总之原先住在一起的或多或少能够扯上一些血缘关系,不像如今多数不知对门是谁。
那时一帮小跟屁虫三五成群的,围着爷爷要东西吃,有时是小零嘴、有时是水果,也会是糖果,大家开心的日子就是这么的简单。
想必除了我之外,当初那群孩子中也有人记得那位高大而又看起来很慈祥的老爷爷吧。
那一年,我一年级。我上了两年一年级,一次是在老家这边上的,另一次做了插班生,在外地。
那一年,人还小,小到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两隔。当我问,爷爷呢?我要去找爷爷时,那时家人会说,爷爷在天上呢,或者你爷爷外出了,总之各种方法来告诉我,你见不到爷爷了,暂时是见不到了。他们以为孩子会忘掉这个,不再问起,却不知道这一问就是几年。
将那时的记忆片断整理出来,还是忍不住思念之情。
有两幕记得最为清晰,一是在学校围墙边下坐在地上的我,用手在泥土上抹来抹去,将泥土移到一处,成了小土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另一个是在送孝时,我们也学着大人般在墓碑前跪着,那时边上有人笑着说,这几个小孩子挺懂事,也给爷爷送上一程呢。
年幼时,图个好玩,觉得新鲜和新奇,并不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意义,更不会懂得成人世界里的规矩和礼仪,也不知道这是在给爷爷送上最后一程了。
从此世上再无爷爷了!
后来由于没人带,放学后没地方可去,我被家人送到了亲戚家,在那边上学了。
人啊,真是长大后,发现一幕幕都在眼前,偶尔间会将心底的东西掏出来看一看,看的让人不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