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黑镜》
01
资本市场中的社交,真是越来越没有边界感。
上周周末,一个同事往群里丢了张截图,是有人在微博上咨询问题,刚好和我们的产品有关,这位同事就去网友的评论区安利了我们的产品。
之后截屏发到了公司大群,说微博热搜有很多潜在用户,然后老板艾特所有人,让大家都去微博活跃,评论我们的产品,并且还要截图发公司群里...
我当时一下子就炸毛了,这是什么操作?暴露大家的微博账号?不知道当代社交礼仪,是尊重彼此的微博隐私吗?
毕竟,80%的年轻人,都是在朋友圈装死,在微博蹦迪。
你不仅得是『朋友』,还得是『好朋友』,才能获得一张微博通行证,关注彼此。
02
随便翻开一个微信好友的朋友圈,会发现,要么是三天可见,要么就是满屏的转发链接,越来越少人会在朋友圈分享喜怒哀乐,记录生活了。
但微博就不一样,那些朋友圈中几乎不出现的人,微博里一天能发十几条。
那些工作起来雷厉风行,走路带风的女强人,微博里很多“哈哈哈哈”的转发,甚至深夜也会写下一些晦涩难懂的矫情文字...
那些平时看起来没心没肺,只知道傻乐的人,微博记录着她们在职场上受到的委屈,在生活上正经历的磨难....
因为我们都是大人了,要不动声色地处理悲伤,要有分寸地分享喜悦,于是微信加了越来越多的好友,能说的话却越来越少。
微博成了成年人的「秘密花园」,一个只能被很亲密的朋友或是陌生人翻看的日记本。
不是孤僻,也不是不爱分享,只是那个最真实的自我,并不想交给微信列表中因为工作添加的算不上朋友的那些人品头论足。
03
工作中也会遇到可以交朋友的同事。
去年打算离开深圳时,问平时玩得好的同事,我过完年就不来了,要不要互关一下微博。
问完其实非常忐忑,她是那种十分直白,说一不二的人,我们的确意气相投,但真正相熟一起玩的时间却很短,不知道「朋友」这个定位,是不是我一厢情愿。
谁知她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好啊”。
我松了口气,说:“那你可别嫌弃我,我微博真的是又丧又矫情又嘴碎。”
她说:“我也是。”
那一刻,我明白了,即便以后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我们也是对彼此坦率的朋友了。
即便相隔千里,我们也知道对方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04
不知道为什么,生活中永远不乏明明不熟,却对你私生活十分好奇的人。
聊天时毫无分寸感,说几句就要越线,自己却一点未察觉,依然刨根问底地想要知道答案。
换做以前,我还会碍于情面地绕几句,现在,每每遇到这种人,都用一句:“关你什么事”打发了。
我很在意他人的看法,但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不在这个「他人」之列,不过是个短暂出现的「路人」而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需要被别人看到。
拥有的东西不必炫耀,自己悄悄细数也很幸福;想去的远方,不再大张旗鼓地喊口号,默默努力,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发条朋友圈还要屏蔽各种标签下的人,实在麻烦。
但也不要企图知道我微博,因为里面被骂得最多的可能是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