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发火,先听孩子说!

去幼儿园接儿子,回家的路上前面一个小女孩边吃着零食边往小区走,零食的包装纸沿着她走过的轨迹散落一地,她身边的老人并未在意,只催促着女孩快点走。

刚满三岁的儿子停下来看着我说:“妈妈,不可以乱扔垃圾的,垃圾要扔在垃圾桶里!”

从小在儿子乱扔垃圾的时候会帮他捡起来,并告诉他垃圾应该放在垃圾桶里,所以儿子从一岁多会走的时候就会自己扔垃圾并且这一习惯保持的很好,甚至对比有些小小的偏执。

不好评判女孩的行为,我敷衍的回道:“是呀,宝贝说得对。”

儿子得到了肯定显得很高兴,接下来问我:“妈妈,我可以帮姐姐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吗?”

本想说不可以、不用管的,但眼前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半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我和婆婆带着两岁半的儿子逛街,走到一个小吃店的时候,小吃店门口放着的垃圾桶旁散落着一些纸巾等,一阵风吹过,纸巾就随着风打着旋的飞远了,儿子见状突然挣脱我牵着他的手追着被风吹走的纸巾跑了出去,有时候儿子也会追着被风吹走的落叶玩耍,我只以为他玩心大发,追上他的时候我又急又气,抬手就打落了被他抓在手中的纸巾,还惩罚性的打了他手心两下,边打边质问:“这样乱跑多危险,你不知道脏吗,为什么要捡,为什么要捡!?”儿子愣了一下,怯怯地跟我说:“妈妈不要生气,我只是想把它扔在垃圾桶里,乱扔垃圾是不对的……”

幼小的孩子无法对同一场景区别对待,在他们的固有思维里,得到过肯定和鼓励的行为习惯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

事后我对冲动之下打了儿子向他道歉,儿子搂着我说:“妈妈我原谅你了!”,虽然获得了原谅,但这件事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如果我不那么着急,先听孩子说,那我肯定就不会如此冲动之下就打了他。

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我们只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行为标准去做事,却忽略了孩子其实也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

此时的场景多么相似,儿子仰着头,清澈的眼神依旧不掺杂质,拉了拉我的手,又问了一遍:“妈妈,我可以帮姐姐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吗?!”

不可以、不用管这样的话再也说不出口,我蹲下来亲了亲儿子的额头,说:“那我们一起帮垃圾送回家吧!”

捡完女孩丢落的垃圾,我对儿子说:“宝贝你真棒!”孩子笑得眉眼弯弯,对我竖起大拇指,也学着我的口吻说:“妈妈也很棒!”

感谢儿子给我上了一课:作为父母,应该多聆听孩子的心声,不要着急下结论贴标签,孩子有自己的准则,父母只要适当的干预和引导便好。

想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宝妈宝爸们注意了,请别急着发火,先听孩子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