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则之下,单概念的事物跟人一样的渺小,但是却也有许多渺小能够打破、重构整个社会的规则,包括经济的体制、方式,社会的方向、模式,以及人的生活和认知。
《塑造世界经济的50项伟大发明》这本书里作者蒂姆·哈福德挑选了50项发明,它们或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例如编译器、哈柏——博许法;或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例如条形码、苹果手机,但无一不是我们忽视了的渺小存在。谁会去研究条形码的前世今生,谁会考虑淘宝评价体系存在的意义?但就是它们,完成了现在社会一轮又一轮的解构和重塑,使之成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样子。
犁的出现,使农耕成为可能。人们获取食物的方式从之前的四处觅食变为定居种植。此外,犁大大改变了人对于自然土地的改造能力,不仅使得物资资料得以大量存余而产生价值交换的需要,也使得部分的劳动力得以解脱而从事其他行业,城市由此产生。甚至于不同类型的犁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文明。条形码就像是我们习惯于给他人所贴的标签,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进行识别。我们给他人所贴的标签可能因为片面而产生谬误,而条形码却可成为商品身份的明证。条形码的使用,大大简化了货物贸易结算时的手续,使大流量的货物交易成为可能,帮助零售商巨头跟踪复杂的供应链,也使大型商场的出现有了现实的基础。至于建立客户数据库、办理会员卡系统更是在这之后才有的内容。带刺铁丝网的出现使美国西部地区土地的私有化成为可行,而财产的私有化则是现代经济建立的根本基础。
不过,虽然这些发明确实改变了世界,但同样也存在着事物的基本悖论——有利必有弊。它们给某些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给另外一些人带来了问题。
犁让我们进入了农耕社会,也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农业丰收创造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主人和仆人,以及在游牧社会闻所未闻的财富不平等。它为文明打下根基的同时,也导致了重男轻女和暴政的崛起。此外,不可否认他的是:粮食喂养出来的我们相比于依旧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显得更瘦小和羸弱。条形码虽然让我们生活中的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也将人从基本的生活满足转向了拜物主义的无限贪婪。至于铁钩网,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圈地运动,更是对灵魂的禁锢和自由的掌控。至于洗衣机(这里提到完全是因为记得高中时候的一篇英语阅读理解,就是说的这个内容),虽然它让洗衣服更方便了,但是也让我们换衣服更频繁了。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今天的我们绝大多数比前辈生活的要好得多。此外这些发明已经存在,改变也已经发生,我们只能善用它的好,规避它的坏。毕竟事在人为,也因为它们改变世界同样的不简单:条形码出现的时候,因为扫描仪器的昂贵,很多商家还是依旧选择手工结算的方式;集装箱本就是普通的一类箱子,但是因为各类货运公司的意见不一,一直没有固定的标准;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如此清洁和高效,但很多工厂还是选择隐患巨大的蒸汽机……勒德分子总是存在,每种新技术的使用,也总会导致新的赢家和输家出现,而输家总喜欢转向政治寻求帮助。
至于这本书的缺陷,可以说很可惜。虽然通过作者的描述,让我们读者得以惊醒地开始重新审视身边渺小的每一样事物,只是可惜很多篇幅只局限在了发明过程的本身,以及最终的结果,而少了它如何一步步改变世界的蝴蝶效应。例如,如果能够写一写采用标准化的集装箱后,每个港口的吞吐量提高了多少,远航的货运船只是不是因此尺寸有了模数标准,而造船厂为了又有了什么样的改变……这样,我们才能不仅仅知道它的伟大,还知道它如何成就伟大。最终,让读者完全不知道为何是这50项发明塑造了世界的经济,而不是其他。
最好,附一段鸡汤:也许我们无法如小时候的梦想一样改变这个世界,但这些发明的出身也和我们一样渺小无知,甚至被视为异类,我们也可以做到“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的存在,而有一点点不一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