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术的层面
首先是人术-要重视外功
这里说的人术,最重要的是从说和做两个维度,即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
在今天中国的创业环境里,向内沟通已经不是企业决定性的能力,向外发声的能力更重要。
如果你不擅长组织整个公司的能力向外发声,你的竞争力会减小一半。
所以,我们非常重视PR和GR的能力,因为PR,GR不是简单的打口水仗,我觉得这是我自己最不齿的一点。
PR和GR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向行业,政府,所有跟你相关的用户,客户去诠释,解释今天你做的这件事情跟他们的相关性。
中国的竞争,往往会经历几个阶段:多进四,四进三,三进二,最后决战。决定企业生死的是多进四和四进三,这期间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本身的内功和外功,外功就是向外沟通。
最后是事术-要重视节奏和闭环
所谓事术,就是我们在事情上怎么去落地。
推动公司发展,你要组织出一些节奏化的东西,三个月,一个月,或者几天为一个节奏。
而且节奏当中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闭环,核心就是三板斧
1.策略定型
过去是聚焦战略,现在大家都觉得企业竞争是无边界的,开始要不断地在用户链条上做延展。
没有对错,但策略一定要定型
#######2.组织保障
这里又两种组织方式:
第一种是闭环式。比如原来的美团做团购,无论是酒旅还是外卖,从产品研发到BD,每一个都是小的事业部,而这个事业部拥有做这个事情的所有资源。
第二种是中台化。就是把后端可复用的资源用中台组织起来,如果这个业务偏销售,就销售型的人来组织:
如果偏用户体验,就运营的人来组织;但后端的数据平台,商品库等会在底层,变成一个大中台。
哪一种组织形式更好,这要完全取决于行业的竞争态势。
如果对跑得快要求非常高,闭环是值得的;如果打到一定程度,比如三进二,二进一,中台形式更有利于集团化作战。
3.制度护航
制度最关键的就是奖惩。
一个企业的组织就是一个二七一:20%的人是TOP,70%的是勉强合格,10%是养庸。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非常好的奖惩,让那些优秀的人觉得我应该做的更好,让那些不合格的人逐步被淘汰的话,你前面的策略定型和组织保障都瞎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