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中说,我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向任何人抱怨任何事情了。这个决定很重要,重要到我认为这个决定在之后的日子里确定无疑地重塑了我的大脑。 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而已。 不向別人抱怨,并不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骄傲, 也不是因为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而是基于自己的能力与坚韧: 能解决就去解决(能力)、不能解决就去承受(坚韧)
再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其实绝大多数人在第一个层面(能力)上就已经输了,而在第二个层面(坚韧)上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进步。我告诉自己:我不能、不该也不允许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否则,连我自己都会受不了自己。
抱怨这个话题,让我想起“踢猫效应”,抱怨情绪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得治。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其实仔细想想,为什么会产生抱怨情绪呢?因为对生活中的不满意和不顺心,为什么会又有这种感受呢?原因就在于你对生活中的事或者意外发生的事,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或承受。
自己也常常因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发生的事情,感到无奈和无力感,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和心理。如果处理不好这样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就会一直跟着你,从而就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连锁的反应。
比如自己今天的心理状态就是有些消极和负面的。单位女同事常以怀孕为由,把自己负责的工作交给别人,自己还经常迟到早退,总找理由让你帮她做,她所负责的事,自己又不好,也不太忍心拒绝,毕竟同事怀孕已经8个多月了。自己抽出时间帮她办事,自己的事就干不完,还得加班干。这时就产生了抱怨的情绪,自己怀娃时上班,什么事没耽误,也没让求别人分担自己的工作,一直上班到过了预产期要住院,也没她这么娇气呀……,心里联想起很多对比事件。越想越怨气就越多,导致无法专注做事,大大的降低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你在这抱怨有什么用?对让你产生抱怨情绪的人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人家根本也不会知道你在对她埋怨,人家过得很快活,相反,自己呢?自己生闷气不说,还浪费了自己的保贵时间和精力,得不尝失。要么你下定决定不去帮人家,就不会有抱怨情绪了,要不你帮就帮了,更没必要再抱怨了,无济于事。
针对抱怨情绪发生时,首先要冷静下心来或者远离不良情绪的氛围,让自己缓冲下,然后问问自己产生不良的情绪的事情或者原因是什么?理性的分析下,如果换个角度或换个思维是不是就没有这样的抱怨情绪了呢?如果是自己的原因,那就试着去行动和改变,改善自己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如果是他人的原因,你改变不了他人,就要选择接纳和包容,让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最后选择忘记或放下,忘记不开心的情绪和放下抱怨的执行念,让自己专注于未来的生活和事件。
当产生抱怨情绪时,一定及时制止这种负面情绪的蔓延和发展,避免伤及无辜的他人,也包括自己。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不要让自己哀怨的情绪浪费了大好时光。
骆驼抱怨生气引发的恶性循环小故事
一只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着。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晒得它又饿又渴,焦躁万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该往哪儿发才好。
正在这时,一块儿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地将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顿时染红了沙粒,升腾起一股烟尘。
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地走着,一路的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鹫。它们叫着在骆驼上方的天空中盘旋着。骆驼心里一惊,不顾伤势狂奔起来,在沙漠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附近沙漠里的狼,疲惫加之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只得像只无头苍蝇般东奔西突,仓皇中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附近,鲜血的腥味儿惹得食人蚁倾巢而出,黑压压的向骆驼扑过去。一眨眼,就像一块黑色的毯子一样把骆驼裹了个严严实实。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漓地倒在地上了。
临死前,这个庞然大物追悔莫及地叹道:“我为什么跟一块小小的碎玻璃生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