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七年,因为孝宗皇帝在大臣的建议下恢复旧制度的缘故,山东巡按监察御史陆偁聘请王守仁来做山东乡试的考士官。能在孔孟的故乡支持乡试,这对于儒者来说莫不是偌大的荣幸,可见王守仁的儒学造诣在当时已经有点名气了。
平常书生们考试的时候,他们被要求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程朱理学的标准来作答,不敢越雷池半步。后来王守仁将这些题目和自己拟出或认可的答卷刊行为《山东乡试录》,被后人誉为“经世之学”。
是年九月,才过了一把主考官的隐的王守仁被调任为兵部武选清吏主事,这算是一次平级调动。
弘治十八年,王守仁三十四岁。虽然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六品芝麻官,有职但无权,却有许多拜访他的人。甚至有人恭恭敬敬的提着礼物,按照儒家的标准拜他为师,俨然是一副学术大师的气派。
当时的明朝,读书人买么熟读熟背朱子教科书,应付科举考试。要么以诗歌、文章号召他人,在自己的世界自娱自乐。所以王守仁在京师大喊一句,像娄凉一样让许多人如梦初醒,原来读书是可以作圣人的,这是一个常识但被多少人抛在脑后了啊!
王守仁这个做法无疑不是在作死!在中国这样的集权主义国家里,在这个价值观一元化的国家里,贸然跟他们唱反调。在这样的国家里,民间教学向来受到统治者的猜疑,因为这样很容易打破国家尽力维护的方便管理的价值一元化的社会,所以孔子当初一执政就诛杀了许多学术对手。
幸好那是一个比较开明的时代,孝宗皇帝性情温和,而且精力都在求仙问道这等超凡的事情上面,没有时间去管一个六品小官的事,况且王守仁在天子脚下讲学,谅他也不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在京师讲学的日子,在王守仁的支持着中出现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时任翰林院庶吉士的湛若水。
这两位明代的思想巨头一见如故,恨不得拜三拜。湛若水为王守仁撰写墓志铭,回忆起这一时刻,都说彼此虽然都曾云游四方,但却从未见过这样的人物,两人惺惺相惜,互相感叹相见恨晚,约定共同倡导圣学。
后来他们俩也确实是这样的。他们两人共同以程子的“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为宗旨,后来王守仁主张的“格物”之说和“良知”这一概念和湛若水主张的“随处体认天理”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后来的人各执一词,非要搞得两人的学术有多大的差异。
后来阳明心学异军突起,湛若水的名字却渐渐的无人知晓。这可能是因为王阳明的成功让阳明心学更上一个台阶,还有阳明心学较为简单,有化繁为简这一趋势,这才导致了阳明心学的繁荣。
如果王守仁和湛若水就这样下去的话,在京师共同倡导圣学,就会掀起一波激动人心的思想浪潮,但不幸的事,就在那一年,孝宗皇帝的突然驾崩改变了一些。
ps:孝宗皇帝的突然驾崩迎来的刘瑾的胜利,王阳明因为直言不讳被刘瑾记恨贬到龙场。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篇章龙场悟道了。再次之后就变得越来越难描述王阳明了,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