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两军各自坚守营垒,战略相持,没有开战。
楚将潘党在大营后方射箭,箭靶上画有红心,连中三箭,众将齐声夸赞。
这时养由基来了,众将说:“神箭手来了!”
潘党发怒,问:“我的箭术不如养叔吗?”
养由基说:“你只能射中红心,不足为奇;我的箭能百步穿杨!”
众将问道:“怎么叫百步穿杨?”
养由基说:“曾有人将颜色标记在一片杨树叶上,我在百步之外射箭,箭正中这片杨树叶的中心,所以叫百步穿杨。”
众将说:“这里也有杨树,你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吗?”
养由基说:“有什么不能的?”
众将大喜,说:“今天能亲眼观看养叔的神箭了!”
就取来一片杨树叶,用墨涂上,作为标记,让养由基在百步之外开弓射箭,射出去之后,那支箭却不见落下。
众将前去察看,箭被杨树枝挂住,箭头正中杨树叶的中心。
潘党说:“偶然射中一支箭而已。若依我说,将三片杨树叶依次做个标记,你依次射中,那才是高手。”
养由基说:“恐怕未必能射中,我试试吧。”
潘党在杨树上高低左右的不同位置,涂记了三片杨树叶,写上“一”,“二”,“三”字,养由基也确认过了,退出百步之外,将三枝箭也标记了“一”,“二”,“三”的字号,依次发射,依次而中,不差毫厘。
众将都拱手祝贺说:“养叔真神人也!”
潘党虽然暗暗称奇,终究还是要显示一下自己的特长,就对养由基说:“养叔的箭术,可以说是非常巧妙。但是,杀人还得以力道取胜,我射的箭能贯穿数层坚甲,也应当为各位展示一下!”
众将都说:“我们愿意观赏。”
潘党让随行的甲士,脱下衣甲,叠放五层在一起。
众将说:“足够了”
潘党让再加上两层,一共是七层。
众将想道:“七层甲,差不多有一尺厚,怎么能够射穿?”
潘党让人把那七层坚甲,绷于射鹄(射箭的靶子)之上,也立在百步之外,挽起黑雕弓,拈起狼牙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瞄得端端正正,尽力发去。扑的一声,大喊一声:“着!”
只见箭飞出去,却不见箭落下,众人上前察看,齐声喝采,说:“好箭,好箭!”原来弓强力大,这枝箭直透过七层坚甲,就像钉钉子一样,牢牢地穿透七层衣甲,箭杆都拔不出来了。
潘党面有德色,命令军士将射穿的衣甲连同箭杆一起抬着,想要在全军营中游览夸赞一遍。
养由基这时说:“先不要动!我也试射一箭,大家说怎么样?”
众将说:“也想看看养叔的神力!”
养由基拈弓在手,欲射又止,众将说:“养叔怎么不射了?”
养由基说:“照他那样的射穿衣甲,不算稀奇,我来个替代他那枝箭的射法。”说完,搭上箭,飕的射去,叫声:“正好!”这枝箭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恰恰的将潘党那一枝箭,兜底送出布鹄(箭靶)那边去了。
养由基这枝箭,依旧穿在衣甲的箭孔中。
众将看到后,都傻眼了,张大嘴巴,瞪着眼睛,惊叹万分。潘党心悦诚服,叹道:“养叔妙手,我比不了啊!”
史传上记载,楚王猎于荆山,山上有通臂猿,善长接住箭矢,楚兵包围了它,楚王命令左右射箭,都被通臂猿接住。于是就召来养由基,通臂猿听到养由基的大名,就立即开始啼号,等到养由基一到,一箭射中通臂猿的心脏。
养由基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射手,名不虚传。
潜渊有诗云:
落乌贯虱名无偶,百步穿杨更罕有。
穿札将军未足奇,强中更有强中手。
众将说:“晋、楚两军相持,大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此神箭,应当奏报大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注:【韫椟而藏:yùn dú ér cáng。韫椟:藏在柜子里。 把东西放在柜子里藏起来,旧时比喻怀才隐退。
《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八回:“晋楚相恃,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此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就命令军士将箭穿层甲,抬到楚共王面前,养由基和潘党一同过去,都想听楚共王夸奖几句。
众将把两个人先后赌射的事,详细地禀告给楚王:“我国有如此神箭手,就算晋国有百万雄兵,我们也不怕他们!”
楚共王大怒,说:“为将者应该以谋略取胜,难道要靠一两个人的箭术侥幸取胜吗?你们这俩小子就嘚瑟吧,将来早晚得死在自以为傲的箭术之上(将以谋胜,奈何以一箭侥幸耶?尔自恃如此,异日必以艺死)!”
尽收养由基的箭,不许再射,养由基羞惭而退。
后续,养由基之死见《东周列国志》第66回:“吴王余祭方立二年,好勇轻生,怒楚见伐,使相国屈狐庸,诱楚之属国舒鸠叛楚。楚令尹屈建帅师伐舒鸠,养繇基自请为先锋。... ...只见四面铁叶车围裹将来,把基困于垓心,乘车将士,皆江南射手,万矢齐发,养繇基死于乱箭之下。楚共王曾言其恃艺必死,验于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