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从城区到村寨,这样的标语比比皆是。扶贫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开展着。
今天,我们小组成员又来到自己挂钩的档卡户家。我们一行8人,分两组到档卡户家,一是检查一下去年年底给他们安排的事情做了没有;二是一起规划今年的种养殖计划。
两个小时以后,我们两个小组汇合,向小组长汇报今天的情况。
八户人家,有三户举家出去打工了。余下的五家都没完成任务。不是他们没有时间,也不是没有人力。
就拿我挂钩的那户来说吧,七口人,有五个强劳动力,除去一个劳动力在广东打工,家里还有四个劳动力。我们到的时候,他们全在家里闲着。门前拴着几头牛,墙上挂着几个雀笼。全家人就这样闲坐在家里。
春天来了,山上到处是山货,随便到山上逛一圈,都能找到很多能卖钱的山货,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勤劳致富的习惯。
他们觉得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了,吃穿不愁。他们的观点就是能吃饱已经很满足了,不想太辛苦。他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要求也不高,能遮风避雨就行,不在于舒不舒适,不在于卫不卫生。所以,叫他们建个厕所,建个洗澡间,建个厩棚,他们觉得麻烦费力还费钱。
扶贫工作难做,难在档卡户的观念守旧,难在好吃懒做。
除了因灾因病因残障致贫的外,最大的贫困群体就是因为懒惰,他们有时间有劳力,但不愿意劳动,就想坐享其成。国家的帮扶政策讲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充耳不闻。我们去了一次又一次,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庭院比以前干净了点,其他方面基本没进展。每一次去都是满满的挫败感。
谁能给我们指点迷津,如何帮助这些档卡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