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测试技巧code diff

code diff & code review:

为什么要做code diff

  • 确认需求实现
  • 评估影响范围
  • 补充测试点
  • 提前发现代码错误、给出改进方案
  • 加深技术实现理解

工具:

  • idea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76a3c-1610853267107)]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8a137-1610853267107)]

  • gitlab
    • 我比较习惯在开发改完bug之后使用gitlabdiff一下代码,这样既能知道开发改动了哪些地方,又加强了我对bug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一定的了解,对以后的测试也会有帮助

[图片上传失败...(image-6581c8-1610853267107)]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a605c-1610853267107)]

做code diff的时间

  • 提测:当前版本与最新release版本进行diff
  • 测试中:开发本次提交与上次提交的代码进行diff

怎样做好code diff

  • 评估代码影响范围
  • 检查异常处理情况
  • 查看逻辑分支覆盖情况

希望日后能有时间把code diff做的更全面。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自己变得更专业!

后端日志追踪:

每条request日志只要经过了我们的gateway都会在日志里加上这几个字段,application-name, spanId, traceId, iscollect(Zipkin)

只适合同步请求,每个请求的traceId都一样, spanId不一样,表示不同的段,跨微服务之前traceId也是完全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个traceId查询不同服务之间相同请求的日志,这个traceId也是我们给客户返回的transactionId

我们可通过transactionId来追踪同一个request,所经历的调用日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