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还是要保留一些孩子的童真的。
我所在的实习学校开展了“百米画卷”的庆祝活动,在画卷上,孩子、家长齐动员,一家人共同绘出相应主题下的蓝图。
当我看到一个个小身影和一个个大身影参差不齐地蹲在地上,共同画画的场景时,不得不说,我的内心是羡慕的。羡慕这样的亲子时光,然而我已经过了这种可以慢慢享受有父母陪伴的年龄了。
然而我想到一件事情——溺爱。
父母对我们的溺爱,大多是希望把他们拥有的一切都给我们,不让我们冻着、饿着……但是或许他们给予的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美国人崇尚的是自由、独立,成年之后孩子就会走出家门,独自生活。
中西方思想不同是一方面,但是我们也会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孩子缺乏独立性?创造性?
因为太多时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创意、点子都被父母拒绝了,长期的习得性无助,我们都已经习惯了父母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吧——因为我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也不会同意的。
当然,不能全部否定,还是有一部分家长是比较民主的,会尊重孩子的意见,把孩子当做成人来平等对待。
为什么从亲子关系中提出这些看法?
亲子关系恰恰是培养独立、自由等品质的媒介。
我认为的友好型亲子关系是: 我知道你在,但是我们各自忙各自的,我需要你的帮助,你为我提出建议,我自己决定要不要听你的建议还是我自己去琢磨,你并不命令我去干什么,我的意志是自由的。
我是到了大学,才明白经历、体验、试误对一个人一生成长的意义。
父母在帮助我们的时候,肯定是为我们好,怕我们做不好,见不得我们吃苦,受累,于是什么都帮我们干。然而等我们长大了,自立能力不强,很多事情不会做,这个时候,父母又会嫌弃我们没有能力。
当初是谁折断了我的翅膀,现在却责怪我不会飞翔。太多的庇护就像养在温室的花朵,她是经不起考验的,只有在经历狂风暴雨以后,才会有一番痛的领悟,对生命真谛的感悟也会更深刻,脚下的步伐也会更坚定。
痛不痛,痛。但是你只有经历过更痛,你就觉得真的没什么了。
上帝把我们放在人间,那就是要我们去感受百味人生。那如果你的生活只有甜,还能叫百味吗?
出生的时候是苦的,因为我们都是哭着来的,但离开的时候有的人却是笑着离开的。
就像一场雨,有时是倾盆大雨,一场秋雨一场凉;有时却又是蒙蒙细雨,让你想站在楼上认真地聆听。
把人生比作一场雨未免太简单了,世事无常,但都大同小异,道理无异。
后来我在想是不是我们的祖先教育我们的时候太过于重视集体感的培养了,我为人人,而不自私,对于自我意识的培养,还有待提高。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留一些距离的好,各自都有一定的空间,互不侵犯,父母也并不是孩子的仆人,当孩子渐渐地长大以后,学会让孩子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人生。而父母才最应该是家庭中的主角。
恰恰是你的放手,让我张开了翅膀,等我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的时候,我会感激你;如果即使不幸,我摔下来了,我也不会怪你,因为是你帮我认识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
文/折耳猫 20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