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

小时候,对于原生家庭不以为意,偶尔也会羡慕别人家庭的富足。直到长大了,才知道,其实我自己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我爹我妈都是很普通的人,我妈大概十四五岁的时候,双亲便去世了,只有一个哥哥(我舅舅)相依为命。当时我妈的老爹在的厂子体谅她无人照料,便让小小年纪的她顶班入厂有口饭吃。我爹虽然是家里的老小,但是家里境况也不太好。据说我爹跟我妈谈了八年的恋爱才结婚(我掐指一算他们属于早恋),因为我爹的老爹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们结婚的时候,是一个爷爷忙前忙后帮忙操办的。后来我爹一直很感激那个老爷爷,但凡别人有事他都忙前忙后,他跟我说,别人的恩情要一辈子记着。

因为我从小就没有见过外公外婆和我爷爷,所以在我的潜意识里面是没有这三个词语的,以至于我长大了,潜意识里会跟别人说,那个是我老爹的老爹。

我的童年跟普通小孩子没啥区别,整天疯跑疯玩,胆子大,什么都敢干。我爹喜欢带我去钓鱼,抓蝌蚪。我们一群小孩子去偷别人家的菜地,玩过家家。后来在我7岁的时候,这种生活戛然而止。

因为我生病了。

几乎是跑遍了所有的医院,做了所有的检查,都检查不出任何问题。我只是整日整日的吐,吃不进任何东西,吐到后面直接胃粘膜出血。

我总是会跟我身边的人开玩笑,说那个时候我爹我妈都以为我养不活了,买了一套很好的衣服给我,带我去拍了照,谁知道我现在能长得这么壮。

虽然是玩笑话,可是我说的都是真的。

那是一段并不太美好的回忆。我几乎不再念书,整日待在医院里,陪伴我的,是很多书。那个时候我极其喜欢看书,偶尔身体好的时候,我会搬个小凳子在医院的走廊坐着,看着人来人往。现在我是绝对不吃稀饭以及藕粉这种东西的,因为我小时候吃的太多了,已经上了我记忆的黑名单。

其实那个时候最难的是我爸。他跟我妈没有家里帮衬,单位效益又不好,好不容易攒下一点钱,又要给我治病。有的时候,还要跟别人借钱。过年的时候,他们让我爸去剃了个光头,说这样可以去病。于是我爹顶着个光头乐呵呵的回来。可是没什么用,我还是躺在床上吐吃不进东西去。

但是我爸绝对不会当着我的面唉声叹气。他会给我讲笑话,说他小时候的糗事,他总是跟我说,快啦快啦,明天你就会好起来了。所以我觉得,我性格里的乐观,坚强,都是那个时候他教给我的。

后来这一切在我10岁的时候又戛然而止。我慢慢如别的小孩一般好了起来。

生活恢复了正常,家里的境况也日益变好。在我念大学以后,虽然不是小康之家,但是至少房子、车子,别人有的,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所以我一直都坚信,只要你愿意努力,你想要的都会有的。

我爹我妈都是很本分的老实人,但是我爹教我,不欺负别人,也不让别人欺负你。我妈又时常跟我说,别人待你好一分,你便要待别人好两分。虽然我初中开始便住校,但是每周回家,我爹我妈都会跟我分享身边的各种趣事,我也会跟他们分享在学校遇到的各种事情。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我工作。所以,我其实是一个蛮乐于也善于沟通的人,而且,性格温良,但是并不惧怕与别人起冲突。

我爹无条件的爱我和我妈,我妈也如此,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尊重。虽然他们的人生阅历并不能给予我更多的引导,而且由于我从小身体不好,他们对我的要求仅仅只是“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就足以,当然,他们绝对不允许我啃老。

所以,你才会看见一个“斜杠青年”的我。

因为他们给我的爱,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的是关心和爱护,所以他们让我学会了怎么样去爱一个人和接受别人的爱,也让我在遇见更好的人,更大的世界的时候,骨子里面并未有胆怯和自卑。

念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了自身一个特别不好的性格特点:跟亲近的人相处的时候遇事情容易冲动,无法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容易在一气之下说一些伤人的话,过后又悔恨不已,极力去弥补。也就是所谓的打你一巴掌,又给你一颗糖吃。这个性格特点也是我爹身上最不好的,我最痛恨他的地方。但是很奇怪,你看看,明明我那么讨厌这种性格特点,可是我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又形成了这样的性格特点。而我这样的性格特点,在当时的的确确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很多的伤害。

还好,我可以意识到这个问题所在,我也想改变。于是我会下意识的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实在觉得怎样便在微博上写一写权当发泄。后来工作以后性格便慢慢变得更加平和,不急不躁。遇到还有两三秒的绿灯便缓缓踩住刹车不过。我妈说我跟我爹虽然很像,但是现在一个性子急,一个性子慢,什么都不慌不忙的。我也会在我爹自己一个人各种着急的时候,静静地看着他着急,然后等他安静下来再“教育”他,要学会不慌不忙。

我身边关系很好的朋友家境、工作都会比我好很多。可是我从来都不以为意。毕竟我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多很好的品质去吸引他们,而他们吸引我的,也是他们身上一些我认可的品质。这些与家境、工作,都没什么关系。倘若论生存能力,大概我会比他们更好一些吧,哈哈,我总是如此的“自恋”。

我很感谢我爹我妈,感谢身边那些关系超级好的朋友。因为他们让我可以对人保持信任感,甚至可以无条件的去相信一个人。而这些,很多人都做不到。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去喜欢一个人,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可以去理解他们,但是我不能赞同。

我自认为可以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生活,给予尊重和理解,但是一旦遇到自己身边很亲近的人,总归爱絮絮叨叨试图去改变。虽然在我自己看来,以及在普世的价值观里,我是对的,我的初衷也是为了别人好,但是我总归给别人带来了压迫感。你要试图让一个从小就没有学过爱与被爱的人去改变,真的是在为难别人。

那些对于我而言很容易感知的幸福、情绪,互相的付出与体谅带来的快乐,关心别人以及被别人关心带来的温暖与感动,他们都不能感知,我也没有办法跟他们描述,那有多美好。我可以去爱我身边的很多人,对陌生人也持有善意,也笃定的知道身边有很多人爱我,对我超级好。

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在他年幼的时候你看不出来,在他慢慢长大的时候你也看不出来,但是当他没有办法去与人近距离接触,不懂爱别人,也不懂得接受爱,更不能相信别人的时候,你不得不感慨,原来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孩子成长的影响真的很大。

一直未结婚并不是因为对婚姻的恐惧,而是因为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一定要比一个人待在一起更快乐才可以,这跟家庭、工作都没有关系,只与这个人有关。我不觉得要为了完成所谓的社会责任而去结婚生子,好在我父母虽然文化不高却也不觉得要为了面子而让我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情,正因为他们体会过美好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他们愈发觉得,倘若不开心,那是不行的。他们到现在依然会跟我说,只要我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可以了。

所以,什么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是不带一丝杂念不带任何目的,是我希望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好了。(当然,该管教必须管教)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爱,接受爱,在长大以后,他才具备去爱身边的人的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