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方法模式

1、是什么--概念

工厂方法模式,又称工厂模式、多态工厂模式和虚拟构造器模式,通过定义工厂父类负责定义创建对象的公共接口,而子类则负责生成具体的对象。
是一种常用的类创建型设计模式,此模式的核心精神是封装类中变化的部分,提取其中个性化善变的部分为独立类,通过依赖注入以达到解耦、复用和方便后期维护拓展的目的。

2、为什么--产生动机

根据简单工厂模式可以看出,不同品牌的汽车是由不同的工厂生产的,貌似又是很完美的。但大家看一下测试类,当一个人想要去买一辆宝马汽车的时候(假设没有销售商),那么他就要去找宝马工厂给他生产一辆,过几天又想要买一辆奔驰汽车的时候,又得跑到奔驰工厂请人生产,这无疑就增加了用户的操作复杂性。所以有没有一种方便用户操作的方法呢?这个时候抽象工厂模式就出现了。

3、怎么做--功能说明和代码实现

工厂方法模式组成:
1)抽象工厂角色: 这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它与应用程序无关。是具体工厂角色必须实现的接口或者必须继承的父类。在java中它由抽象类或者接口来实现。
2)具体工厂角色:它含有和具体业务逻辑有关的代码。由应用程序调用以创建对应的具体产品的对象。
3)抽象产品角色:它是具体产品继承的父类或者是实现的接口。在java中一般有抽象类或者接口来实现。
4)具体产品角色:具体工厂角色所创建的对象就是此角色的实例。在java中由具体的类来实现。

业务逻辑:

11.png

业务描述:

(1)苹果,香蕉,鸭梨属于具体的产品;

(2)苹果,香蕉等具体水果抽象出一个产品,是它们都属于水果;

(3)苹果工厂等属于具体工厂角色,用来指定生产的水果;

(4)同样,将不同的工厂抽象出一个水果工厂,所有的工厂都继承该工厂;

具体实现参照github库源码,地址如下:

https://github.com/zhaoyan1990/designModel

4、解决问题

当一个类无法预料要创建哪种类的对象或是一个类需要由子类来指定,创建的对象时,就需要用到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去掉了简单工厂模式中工厂方法的静态属性,使得它可以被子类继承。这样在简单工厂模式里集中在工厂方法上的压力可以由工厂方法模式里不同的工厂子类来分担。

5、使用场景

(1)消费者不关心它所要创建对象的类(产品类)的时候。

(2)消费者知道它所要创建对象的类(产品类),但不关心如何创建的时候。

例如:hibernate里通过sessionFactory创建session、通过代理方式生成ws客户端时,通过工厂构建报文中格式化数据的对象。

6、总结

这种工厂方法,如果后期还有新的具体产品,只需要继承水果这个类(抽象产品),然后定义新的工厂, 同样是实现FactoryFruit这个接口(工厂接口),生产具体的产品就ok了。这样就符合开闭原则,对扩展开发,修改关闭。 而简单工厂方法:如果后期有新的产品,产品同样可以继承Fruit这个类(抽象产品), 但是,如果要得到这个具体的产品时,需要在原来工厂类中修改代码,添加一个新产品的方法, 这样就修改了原来的代码,这就不符合开闭原则了。
当一个人想要苹果的时候,那么他就要去找苹果工厂给他生产一个,过几天又想要一个香蕉的时候,又得跑到香蕉工厂请人生产,这无疑就增加了用户的操作复杂性。所以有没有一种方便用户操作的方法呢?这个时候抽象工厂模式就出现了。
!!!!CSDN中也有我的身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